世盃能否收效益 兩學者意見不一
【明報專訊】多倫多市舉辦2026年世界盃部分比賽的運營成本從最初的3,000萬元升至現在的3.8億元,市議會本周將召開會議,聚焦於阻止運營成本進一步上升。
上月底市府職員報告說,由於通貨膨脹、安全成本上漲以及承辦的比賽從5場增加到6場,估算運營成本再增加8,000萬元。
支持多市主辦世界盃但關注成本不斷上漲的市議員方卓怡(Paula Flectcher)表示,2018年競選主辦權時,市議會被告知運營成本在3,000萬到4500萬之間,2023年升至3億元,現在又增加到3.8億元。
方卓怡說﹕「我當初支持但沒想到成本如此大幅增加。市府已經與FIFA簽訂了主辦協議,我們不可能退出,但必須採取行動約束成本。我不想看到多倫多人今晚享受世界盃的盛宴,第二天早上起來卻背負沉重債務。」
多倫多市長鄒至蕙本月初表示,她正盡最大努力解決多市的財政困境,特別表達了對去年當選市長後不得不「背負」世界盃重擔的擔憂。她說:「我願意看到3.8億元的花銷嗎?當然不是,我願意在沒有聯邦和安省政府資金支持下簽署該協議嗎?當然不是」。
安省政府上月表態為賽事投資9,700萬元,但拒絕了多市要求追加資金的請求,聯邦政府至今沒有宣布具體金額,市府預計不會超過總成本的35%。
約克大學市場研究大學講師Vijay Setlur希望看到主辦世界盃帶來長期受益,「我們應該從短期、中期和長期三個方面看待主辦世界盃,短期看它是賠錢的,但長期看世界盃增加了多倫多的知名度,我們花的錢會給我們創造價值」。
據估算,舉辦世界盃給多倫多創造3.92億元的國內生產總值,給安省額外增加4.56億元經濟產值,直接創造3500個工作職位。
多倫多大學城市研究副教授羅伯特(David Roberts)研究過2010年南非世界盃對當地社會經濟的影響,特別是對邊緣弱勢人群比如街頭青年、無家可歸者的影響,他說﹕「我發現絕大多數情況,世界盃加重了不平等,貧富分化加深。但是我們仍然有時間通過政策措施提高社區福利,特別是通過捲入邊緣化社區使窮人受惠。」
Alex Wu, Local Journalism Initiative Repo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