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詩豪的亡與忘

[2024.03.12] 發表
(圖:Wei Ting Chang@iStockphoto)

【明報專訊】考試時間有限,讀課外文言篇章,一定要有方向。所謂方向,可以從作者名或篇題裏找。在中學的課程中,同學會讀到不同體裁的文章,譬如歐陽修此篇〈祭石曼卿文〉,讀到篇題就會知道,這是一篇「祭文」。即使此篇陌生,同學只要扣連初中所學的〈祭十二郎文〉,就會得到進入篇章的鑰匙。心中對文體有一定的理解,有兩個好處。第一,你能大致猜想文章的寫作目的,是為了悼念死者;第二,你會知道這些文章有一定格式,譬如祭文第一段多為背景或套語。此篇段一難讀,當你知道祭文格式後,自會知道其實讀不懂問題不大,大可跳過。

■篇章

(1)維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歐陽修,謹遣尚書都省令史李?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弔之以文曰:

(2)嗚呼曼卿!生而為英,死而為靈。其同乎萬物生死,而復歸於無物者,暫聚之形;不與萬物共盡,而卓然其不朽者,後世之名。此自古聖賢,莫不皆然,而著在簡冊者,昭如日星。

(3)嗚呼曼卿!吾不見子久矣,猶能髣髴子之平生。其軒昂磊落、突兀崢嶸、而埋藏於地下者,意其不化為朽壤,而為金玉之精,不然,生長松之千尺、產靈芝而九莖。奈何荒煙野蔓、荊棘縱橫,風凄露下、走燐飛螢;但見牧童樵叟,歌唫而上下,與夫驚禽駭獸,悲鳴躑躅而咿嚶!今固如此,更千秋而萬歲兮,安知其不穴藏狐貉與鼯鼪?此自古聖賢亦皆然兮,獨不見夫纍纍乎曠野與荒城!

(4)嗚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疇昔、悲涼悽愴、不覺臨風而隕涕者,有媿乎太上[1]之忘情。尚饗!

歐陽修〈祭石曼卿文〉

【註釋】[1] 太上:聖人。

/圖‧Wei Ting Chang@iStockphoto/

文:林蔚耀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畢業,畢業後於大型補習社任職,監修教材。前任《藝文青》雜誌副總編輯,現職中學中文教師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星笈中文 第124期]

更多教育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