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美容薪優安穩 市場導向人才傾側
韓國醫生工潮引發對醫療系統問題的爭拗和關注。醫學美容業近年在韓國一枝獨秀,相比之下投身基本和地方醫療的醫生在人數和收入吸引力方面都顯得遜色,《朝鮮日報》引述業內人士意見認為,後者核心問題是收入與醫療訴訟問題。
在韓國,專治美白、去斑,改善皮膚質素的美容皮膚科醫生有「無千都師」之稱——即使只是普通科醫生,「無」專科醫生資格,也可月入「千」萬韓圜,在「都」市任「醫師」。《朝鮮日報》去年9月報道,沒有美容皮膚治療經驗的普通科醫生在首爾從事美容皮膚,一周工作6天月入可達1300萬韓圜(1.32萬加元)。而在取得普通科醫生資格後花多最少4、5年培訓的專業婦產科醫生,一周工作6天月入則為1550萬韓圜(1.57萬加元)左右。
工時固定醫療訴訟風險低
韓國本年度60間教學醫院投身小兒青少年科的專攻醫僅54人。五大醫院中有3間婦產科未滿額。釜山、大邸的國立醫院內科、外科等皆有剩餘專攻醫名額。
收入雖與選科決定沒必然關係,可是諸如美容皮膚、放射科等不僅高薪,而且工時固定、醫療事故訴訟風險相對低,卻確實在削弱年輕醫生從事基本醫療服務的意欲。
韓國的醫生與人口比例跟日本同為每1000人有2.6名醫生,可是醫療事故訴訟率卻是日本的200倍,而且有些訟案判決叫人寒心。
例如2016年,釜山一間大學醫院一名醫生因在檢驗後沒陪同確診急性會厭炎的病人往急症室,該病人在5分鐘路程中死亡,結果該醫生2022年被裁定專業過失,判囚6個月、緩刑兩年。醫學界為之抱屈。
至於地方醫生不足,可歸因於地方醫院薪津、培育環境、生活環境都及不上在大都市醫院工作。政府打算把2025新學年非首都圈地方醫科大學錄取當地學生比率由40%增至60%,藉以為地方挽留醫生人才。
(朝鮮日報/韓民族報/醫療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