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會議與香港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準時召開,提出多項經濟新政,證明所謂二十屆三中全會推遲召開的原因,是對當前經濟困境束手無策的說法不實。從央視新聞聯播畫面看,中央各部門和各地大員齊聚北京京西賓館會場,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和香港中聯辦主任鄭雁雄卻未見現身,可能與香港前一日的區議會選舉及國產商用客機抵港展示等活動有關。從會議電視畫面看,代表港澳辦出席的是副主任王靈桂,代表香港中聯辦出席的是副主任尹宗華。
經濟工作會議是總結今年經濟工作,部署明年(2024年)經濟工作,表面看似乎與香港關係不大,但會議中的一些提法和政策取向,與港人的投資、就業,乃至北上消費都息息相關。
例如,會議提到推進新型工業化,要「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開闢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其中「商業航天」,是指內地愈來愈多民企參與商用衛星發射, 最近發射的全球首枚成功入軌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號」、可垂直回收重複使用的「星雲M1號」火箭、已發射7次成功率百分百的「谷神星一號」火箭,都是民企的傑作,起步雖較美國SpaceX晚了10年,但正奮力追趕。而所謂「低空經濟」,是內地低空向民間開放後的有人機、無人機運輸,拍攝,觀光產業。這些都是香港投資者較為陌生但又頗具潛力的領域。
在消費方面,會議提出「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遊、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亦都提示了新的商機。
至於港人最熟悉的內地房地產業,已被會議定位為「持續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之一,可見明年房地產的主題仍舊是防風險。會議並強調,要「完善相關基礎性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作為「先立後破」的「先立」,明年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設、「平急兩用」基建三大工程會加速推進,而「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等舉措,作為「後破」之舉,亦將延續。最終是建立「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場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還在寄望政府救樓市的投資者,可以清醒一點了。
會議內容中,港人最有感的應該是擴大對外開放中「切實打通外籍人員來華經商、學習、旅遊的堵點」,還有「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准入」。其實,外國人來華遇到的「堵點」,如語言、電子支付、辦事流程繁複等障礙,港人北上之初都曾領教過。這方面,港人可利用自身優勢和經驗,為外國旅客進入內地,提供「香港所長」的幫助。至於獲國務院支持,北京建設服務業擴大開放示範區,「支持符合條件的外籍及港澳台醫生在京開設診所」,意味香港醫生今後在內地的執業範圍不再局限於大灣區,醫護人手已嚴重短缺的香港,恐怕要早作因應。
孫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