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看文化:《花月殺手》看美洲原住民悲慘經歷

[2023.12.07] 發表
男主角Ernest(右,里安納度狄卡比奧飾)受到偽君子舅父(羅拔迪尼路飾)的唆擺,一步一步由做司機開始,接近女主角莫莉(中間手抱孩童者,莉莉格斯桐飾)。

【明報專訊】名導演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執導的《花月殺手》(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由奧斯卡影帝里安納度狄卡比奧(Leonardo DiCaprio)主演,故事改編自同名書籍,講述1920年代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的懸疑謀殺事件。在電影裏,觀眾除了可以看到北美洲原住民的文化和歷史,更可以了解該時代背景下,美國西進運動(Westward Movement)開始後對中西部地區的開拓、發展,以及為原住民帶來的傷痛。

文:中學副校長 洪昭隆

圖:劇照

故事原型來自北美大平原原住民部落「奧塞奇族」(Osage)的謀殺案,20世紀初奧塞奇族人在所居地發現石油後,受法例保障礦產權,每名奧塞奇族人及他們的法定繼承人都可獲得石油收益。當時不少白人為獲得巨大財富而與奧塞奇族人通婚。當地發生大量謀殺案,估計1921至1925年逾60名富有的奧塞奇族人被殺,其時成立不久的美國執法機關聯邦調查局(FBI)調查此案件。

愛情與交易

電影的主線在於家庭關係和愛情交易,男主角不懷好意接近奧塞奇族人女主角莫莉(莉莉格斯桐飾),更使莫莉陷入騙局,痛苦的是即使莫莉知道實情,但她太傷心了,選擇不反抗。故事後期,不同人物都付出代價,《花月殺手》的最後一場戲值得一記,甚至達至反高潮。導演馬田史高西斯在3個多小時的劇情後,將結局以廣播劇形式處理,形成與電影主線斷裂的空間。廣播劇語帶諷刺,指出奧塞奇族謀殺案後續的各種情况,以及至今仍在發展的種種後遺,同時提醒觀眾,電影雖然揭露問題,卻未能左右悲劇的發展。

側寫西進運動影響

西進運動指美國東部的居民遷移及開發美國西部地區,由於美國東部的土地與資源有限,美國人開始長達約一個世紀的西進運動。運動始於美國獨立之後的18世紀末,結束於20世紀初。觀眾跟隨着電影,處處可見西進運動對當時美國的影響。

電影中的奧塞奇是美國中西部原住民部落,具有悠長的歷史及原住民文化,他們原居地是俄亥俄河谷地區,延伸到今天的肯塔基州。西進運動期間,他們經歷過兩次遷移,第一次是19世紀初,他們將密蘇里州、阿肯色州和俄克拉荷馬州的土地割讓予聯邦政府,換取聯邦政府支持他們走向農業和定居的社會。另一次是他們從堪薩斯州被驅趕到印第安保留地。

奧塞奇人的幸運或是不幸,是他們在新居留地發現石油,一夜致富,而西進運動整體上雖大大促進美國領土、軍事和經濟的發展,並且開發如今的美國中西部地區,但也消滅眾多印第安部族與原生生物。特別是大量印第安人遭屠殺,或被強迫遷移至貧瘠地區,是值得同學在觀影後,進一步閱讀和討論的課題。

(主要學習重點:培養具世界視野的公民素養)

■知識增益

哥倫布日爭議

印第安人(譯自Indians)即歐洲人抵達美洲前的原住民,源於哥倫布誤以為當地是印度。航海家哥倫布1492年10月12日初抵美洲,美國將該天或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定為「哥倫布日」,該天為法定假日,各地會舉辦巡遊和慶祝活動。不過近年愈來愈多人認為哥倫布日冒犯美洲原住民,並提出以「原住民日」代替哥倫布日。

美國白宮2021年在哥倫布日前發表公告,提及美國承認許多歐洲探險家對部落民族和土著民族犯下錯誤,並稱西方的探險使原住民遭遇暴力,有土著部落因家園被佔流離失所、染上疾病等。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48期]

更多教育
大開眼界:香港藝術發展局
【明報專訊】《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於1995年根據《香港藝術發展局條例》成立,... 詳情
議題close-up:大專生老友記結伴行山  享受大自然療癒法
【明報專訊】「我有壓力、你有壓力!」眾所周知城市人壓力大,講到紓壓方法,不少人會想到冥想、畫禪繞畫等緩和心靈的活動,但原來踏青、聆聽流水聲等... 詳情
EMO收件匣:性上癮
【明報專訊】網絡集社交、娛樂、學習功能於一身,惟過分依賴網絡,甚至成癮,反會破壞以上的功能,得不償失。 性上癮求助者年輕化 最小僅1... 詳情
放眼經濟:交通補貼計劃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2023年《財政預算案》提出延長「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的臨時特別措施,即每月領取補貼門檻由400元降至200... 詳情
世界之趣:日本桃源岡山
【明報專訊】日本有43個縣,雖然同直屬中央政府,但各具特色,岡山縣產業勞動部觀光課長梶坂和良說:「日本每個都道府縣各有獨特的特色和文化。岡山...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