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銀行報告剖析第三季情況 住房負擔能力顯著惡化
【明報專訊】加拿大國家銀行(National Bank of Canada)的一份最新報告稱,加國的住房負擔能力,在2023年第三季度急轉直下,出現了相當大的惡化。
報告顯示,許多業主都在苦苦掙扎,還有一些人不確定自己是否還有能力買房。而此前連續三個季度的情況已經不斷惡化。原因主要是因為利率上升,再加上房價反彈,令潛在買家更望而卻步。
該銀行的經濟學家達姆斯(Kyle Dahms)是上述報告的作者之一。他表示﹐價格反彈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目前加拿大的人口增長是前所未有的。
他說﹕「像現在這樣的人口增長只會增加額外的壓力,在加拿大一些主要城市的房屋空置率基本上是有史以來的最低水平。這反過來又給租賃市場帶來壓力,進一步推高房價。」
報告還指出,雖然利率上升和房價上漲可能被認為是主因,但二手房市場供應不足加上創紀錄的人口增長更進一步推動價格上漲。
上周﹐央行宣布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後,高級副行長羅傑斯稱,近期加息導致的房價下跌,並不像預期的那樣劇烈,這主要是由於結構性供應不足。
加拿大按揭貸款和房屋公司(CMHC)9月時估計,即使有政府和私營部門的幫助,到2030年還需要350萬套住房才能恢復民眾的住房負擔能力。
卑詩省Pinsky Mortgages公司的老闆平斯基(Eitan Pinsky)擔心,業主在按揭貸款方面面臨的問題,以及利率上升的情況下,人們是否有能力通過按揭貸款的壓力測試。
平斯基說﹕「我們看到連雙職工這樣收入相當可觀的人,在他們想要居住的城市都買不起單戶住宅。你會看到很多人搬到(大城市)以外。」
平斯基建議大家移居到房價更便宜的地方,如卡加利,那裏的房子要比多倫多或溫哥華便宜不少。
報告指出,卡加利的非共管柏文房屋的房價中位數約為63萬元,需要的家庭年收入為15.4萬元;而在溫哥華,同類型房屋的中位數價格為160萬元,家庭年收入要達到34.9萬元。
市場調查公司Ipsos去年10月的調查發現,更多的加拿大人認為,擁有自己的房子已成為只有富人才能負擔得起的特權,三分之二的人已經放棄了去擁有自己的房子。
聯邦政府數據也顯示,年輕的加拿大人正在遠離房地產市場。加拿大統計局10月份的報告顯示,35歲以下家庭的按揭貸款債務下降速度快於全國平均水平,因為這些人已經放棄了買房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