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研究首發見 黑猩猩懂運用戰術偵察敵情
【明報專訊】英國劍橋大學本周發表的研究指出,根據在西非實地觀察野生黑猩猩發現,黑猩猩在與敵方較量時,會居高臨下偵察敵方動靜,評估風險後再決定是否採取進攻行動。這是首次紀錄到這種現存人類近親物種,也會使用這種古老的人類軍事戰術。
一批30名成員的邊境巡邏隊,爬到一處危險地域邊界的山頂,偵察敵方動靜後認為,敵方太過接近,沒必要冒著高風險行動,因此決定撤退,這是人類戰爭史,上演過無數次的場景,不過,這一次主角不是人,是西非象牙海岸保護區的黑猩猩。2日在國際知名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PLOS Biology)》發表的這份研究,是在象牙海岸塔伊國家公園(Tai National Park),實地觀察當地兩個野生黑猩猩族群3年得出的結論,這群黑猩猩使用居高臨下偵察戰術,根據收集到的情資決定是否進入敵方領域,並在衝突風險較低時採取行動。
報告第一作者劍橋大學生物人類學家雷蒙恩(Sylvain Lemoine)說,「這呈現出複雜的認知和合作能力,能預期何時要往哪裡去,並且以安全的方式,根據收集到的情報行動」。
這份研究追蹤的兩群黑猩猩族群規模相似,都在40到45隻之間,其中約5到6隻是成年公猩猩、10到13隻是成年母猩猩,兩群體棲地彼此相鄰。
雷蒙恩說,黑猩猩極具領域意識,會競爭領地、食物,大型領域能降低群體衝突,較大領域內的母猩猩繁殖率也較高;牠們會以非常協調、有凝聚力的方式在其領域邊界巡邏,「群體間的遭遇可能是相隔一段距離用聲音吼叫、視覺接觸,或者肢體打鬥、互咬和追逐等肉搏戰,傷亡是常有的事」。居高臨下偵察可能因樹林遮擋,不一定能有更好的視野看到敵方,而是要透過聲音查探敵方族群動靜,而且,黑猩猩偵察時會避免吃東西或覓食,以免發出聲響,都在靜靜聆聽敵方動態或者休息。
如果敵方遠離,偵察隊就比較有可能下到低處挺進危險領域。研究期間觀察到,當敵方相距500公尺時,這種情況發生率約40%,相距1公里遠發生率50%,距離3公里時,發生率再提高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