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專題:陳承宇稱內地文創氣氛濃 港藝術科創乏交融
【明報專訊】陳承宇除了是創業商人,擁香港城市大學房屋學碩士及西班牙武康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學位,也是民間團體城市智庫研究員、香港青年評論員組織「就是敢言」評論員,曾就房屋土地問題、疫情後內地和香港的金融情G等發表意見。
在香港的創科及藝術方面,陳承宇也有體會,「香港比較局限,藝術是藝術、音樂是音樂,科創是科創,只有小量crossover(聯乘),例如NFT(非同質化代幣)、區塊鏈等,受眾層面不算多」。陳承宇稱,試過向香港科學園、數碼港、香港藝術發展局等申請項目支援,但一一被拒,最後唯有自資去做,「當時我創作歌曲,希望他們資助填詞,但都不通過,最後唯有自己填,之後的專利申請都是自費」。
感內地創業支援多 港審批繁瑣
相對地,內地文創發展蓬勃、氣氛濃厚,陳承宇曾在深圳不同地區參加活動,發現或多或少都沾上文創。「內地講求市場化,人口基數又高,輻射速度和範圍都比香港大。」
此外,他認為大灣區內地城市對於港人創業支援全面,例如創業補助、人才住屋等,「審批上也沒有這麼繁瑣,覺得可行、見到你有熱誠去做就行,而在香港,一些項目申請幾萬元都要審查很久,會阻礙了初創者熱誠,加上內地租金、人力等成本較香港低,所以覺得灣區發展是個不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