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數十年來政策轉變 聯邦停建可負擔房屋 導致全國住房危機
【明報專訊】許多專家學者表示,聯邦政府幾十年以來的政策轉變導致了加拿大處於全國性住房危機之中。
從二戰後到80年代初,聯邦政府持續為民眾提供住房補貼。20世紀90年代初至中期,連續幾屆不同政黨的政府減少住房補貼,最終完全終止建造新的可負擔房屋。
西門菲沙大學(SFU)城市項目主任嚴安迪(Andy Yan,音譯)表示,現在的非市場住房缺口長達30年之久。他說:「我們現在正在承擔後果,特定人群正在努力尋找可負擔得起的住房。」
多倫多都市大學(Toront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數據科學和房地產管理學教授海德爾(Murtaza Haider)說:「權責下放本身不是問題,但同時應給予更多的資源。雖然地方政府的收入基礎受到嚴重制約,但社會住房的責任最終還是由地方政府承擔。我們繳納的稅只有10%歸市政府,而90%的稅收都歸聯邦政府和各省所有。但對經濟類住房的需求遠遠超過了供應量﹐以及三級政府提供的補貼和支持。」
現年86歲的米爾頓市市長克蘭茨(Gord Krantz)對不斷變化的社會住房政策和理念非常熟悉,他說:「權責下放通常會從高層開始,聯邦政府是食物鏈的頂端,然後是省級,市政府是最末端。」
克蘭茨認為,各級政府需要齊心協力解決住房危機,但歸根結底還是錢。米爾頓所在的荷頓區需要更多資金來建造可負擔住房。
他說:「聯邦政府和省政府憑藉其徵稅能力,可做到這一點。他們能否削減一兩個領域的開支,為社會住房多投入一、兩個億?我認為他們可以做到。」
人權組織The Shift的全球主管Leilani Farha說,在政府領導缺位的情況下,誰來負責是顯而易見的。Farha說:「聯邦政府從住房市場撤出時,他們允許私營部門以一種非常不受監管的方式侵佔這一領域。結果,加拿大現在龐大的私營房地產行業不守規則,只顧斂財,享受優惠稅收待遇。」
法爾哈認為,緩解加拿大住房危機的答案有兩個方面:更好地監管私營部門,迫使開發商將可負擔房屋房納入其投資組合;政府需要為社會住房項目提供更多資金,單純地向市場投放新的單位並不能解決問題。
Aaron Zhang, Local Journalism Initiative Repo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