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移民均對加國持積極看法 救生艇人士最大困擾住房醫療
UBC報告:受訪者多數希望留下為加國作貢獻

[2023.08.12] 發表
新來加港人需面對就業、財務、醫療及房屋等挑戰。(資料圖片)
卑大教授殷妙仲公布移加港人狀況第二份研究報告。(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卑詩大學(UBC)研究團隊日前發表有關移居加拿大香港人情況的第二份報告,分析透過救生艇計劃包括Stream A及B、持加拿大護照及持永久居民卡來加人士面臨的各種困難,主要包括就業及財務壓力,當中救生艇計劃人士面對的最大挑戰為醫療及房屋問題,認為目前工作與學歷不匹配的比例也較高。

研究報告由卑詩大學社工學院教授殷妙仲率領團隊進行,在6月發表的首份報告概述了660名受訪者定居和融入情況,新報告則根據他們移居身分大致分為5個組別,首2組是通過救生艇計劃來加港人,包括學習簽證持有者(Stream A)182人及開放式工作簽證持有者(Stream B)251人;第3組是持加拿大護照回流的107人;第4組是持永久居民卡或簽證作為經濟或家庭類別移民抵加的63人;餘下57人包括難民、遊客、封閉式工作簽證持有者等,由於樣本數量小且移加途徑不同,因此未包括在分析中。

報告指從人口結構來看,開放式工簽組別(OWPG)受訪者比其他群體年輕,78.1%人在19至39歲之間;加拿大護照組別(CPG)年齡普遍較大,49歲以上比例達52.4%;學習簽證組別(SPG)30至49歲年輕父母比例較高達60%,其中41.5%至少有一個孩子。

有足夠金錢應付3個月開支

各組別在移加前都會搜索醫療保健、房屋和勞動力市場信息。但有36.3%SPG受訪者表示,在到埗前沒搜索醫療保健系統信息,比例是各組別中最高,可能因為其健康福利已包含在教育費用中。SPG和CPG在準備過程中沒有搜索勞動力市場信息的比例也最高,可能因為前者正在上學,後者普遍年齡較大或考慮退休。

所有組別都有很高比例的受訪者表示,在回流或到埗前存了足夠金錢應付3個月開支,並有足夠金錢來支付他們和家人目前的每月開銷。在收入方面,CPG及永久居民組別(PRG)受訪者的年收入高於加拿大平均水平的比例較高,SPG受訪者年收入往往低於其他3組受訪者。

至於移加後的安頓情況,SPG和OWPG受訪者面臨挑戰的比例較高,分別有47.3%及41.8%受訪者表示「不知道去哪裏獲得醫療保健」,「語言問題」也是獲取醫療服務的挑戰,比率分別為37.4%和30.7%。在尋找房屋方面,「沒有參考或信用評級」是兩組別面對的最大挑戰,比率分別為50%及56.6%,其次為「不熟悉城市或城鎮」,比率分別為46.&%及43.8%。

救生艇計劃人士多認為

目前工作與學歷不匹配

整體而言,78.8%受訪者表示在回流或到埗後有尋找工作。CPG有40.8%人同意很容易找到首份工作,PRG比率則為51.1%,高於OWPG及SPG;與此同時,OWPG受訪者有42.4%不同意目前職位與學歷匹配,同意的只有38.1%,而CPG及PRG同意兩者匹配的比率分別為34.2%及42.2%,均略高於不同意的比率。

被問及求職遇到的困難時,「缺乏加拿大工作經驗」及「缺乏社交網絡」是各組別的最大挑戰,但CPG受訪者分別只有63.2%及42.1%認同,是各組別中比例最低。

所有組別受訪者都同意在加拿大的生活經歷達到期望,然而在安頓過程中仍面臨許多壓力,最大原因是就業及財務狀況。各組別也有各自的壓力源,SPG中表示「孤獨」(25.8%)和「適應學校和功課」(22%)的比例最高;OWPG有27.5%受訪者指壓力源於「語言障礙」,比例高於其他組別。

儘管CPG以前曾在加拿大生活過,但有26.2%受訪者指「適應加拿大社會」是壓力源,冠絕所有組別,反映當中許多人已離開加拿大相當長時間;對於PRG來說,最多受訪者的壓力源為「關心海外家人」(23.8%)及「子女教育」(15.9%)。

在歧視問題方面,CPG及PRG分別有47.7%及42.9%受訪者表示從未感受到,是各組別中比例最高。在感到受歧視的受訪者中,36.1%人表示原因是語言口音,其次是種族或膚色,比率為29.8%。整體而言,所有組別都對與加拿大關係持非常積極看法,雖然CPR(79.4%)和PRG(76.2%)的比例,明顯高於經常閱讀加拿大新聞的SPG(47.8%)和OWPG(45.4%),但各組別絕大多數受訪者都同意了解加拿大社會問題非常重要。

作為加拿大公民,CPG受訪者中認同「我感覺屬於加拿大」的比例最高,然而即使是新居民或臨時居民,SPG和OWPG也分別有34%和27%受訪者同意此說法。

報告總結指,所有組別都有很高比例的受訪者認同可以為加拿大社會作出貢獻,並希望永遠留在加拿大,雖然各組別絕大多數受訪者認為自己是香港人,但CPG受訪者中有89.7%認同自己是加拿大人,其次是PRG的42.9%,SPG及OWPG分別只有14.8% 及12%有同樣的看法,但考慮到他們的臨時身分以及在加拿大生活時間很短,這些百分比可以被認為是他們對加拿大未來渴望的重要指標。

更多要聞一
新移民雖增房源壓力 沒技術移民難達建屋目標
【明報專訊】聯邦移民部長米勒(Marc Miller)昨(11日)表示,加拿大如果沒有新移民,就無法建造足夠的住房來解決問題。 米勒說... 詳情
【明報專訊】新任聯邦移民部長米勒(Marc Miller)上任數周,已開始針對魁省的家庭團聚移民政策。 這位來自滿地可的新部長在履新後... 詳情
某些電氣元件可能損壞短路過熱引發火災
【明報專訊】加拿大運輸部已召回3款起亞(KIA)汽車型號,由於這3款型號存在火災危險,該汽車製造商敦促司機將車停在遠離建築物的地方。 ... 詳情
直升機助約克區警方取締不安全駕駛行動
【明報專訊】約克區警方專門取締街頭賽車的「擦除行動」(Project ERASE)在直升機協助下,截停在旺市民宅區內颷車的車手,即時扣起車手... 詳情
遭網絡攻擊泄客戶信息LifeLabs同意付和解費
【明報專訊】LifeLabs(圖)在本周四(10日)披露了四年前因網絡攻擊而導致個人信息泄露的集體訴訟方案,如果獲得法院批准,受影響的人將可...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