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號內爆災難 專家歸咎忽視風險
斥公司不符合高可靠性組織標準
【明報專訊】本國應急管理專家表示,探索「鐵達尼」號殘骸時在海底因內爆而解體釀成5人死亡的「泰坦」號,其所屬公司忽視指導機構在高危環境下工作的3大重要原則,那就是拒絕將把問題簡單化、不會抱僥倖心態、以及作萬全準備。
多倫多約克大學災難和應急管理教授羅茲迪爾斯基(Jack Rozdilsky)認為,「海洋之門探險公司」(OceanGate Expeditions)收費載送乘客到北大西洋深海處探險,可跟發射太空船、開採近海石油、撲滅山林大火或營運核電廠等公司的巨大風險工作相提並論。
羅茲迪爾斯基指,那些都屬於高可靠性組織(High Reliability Organization,HRO),應可在複雜、高危的領域中長期運作,不會發生嚴重事故或災難性故障,但「海洋之門」的做法似乎不符合高可靠性組織的標準。
他列舉高可靠性組織共有的3個重要原則,那就是它們承認所涉及的工作很複雜,並有可能發生突如其來的意外;它們認為成功非僥倖,不會被過去僥倖的成功沖昏頭腦,並會對失敗高度敏感;它們會為預想可能發生事情的準備工夫作好後備方案,或正如羅茲迪爾斯基所說,「吊帶的吊帶」。
有證據表明,也在上月18日「泰坦」號事故中身亡的「海洋之門」行政總裁拉什(Stockton Rush),在去年接受訪問談到「泰坦」號工程時曾強調化繁為簡,他更展示「泰坦」號的基本內部結構,包括一個電源按鈕、兩部電視屏幕、一個用於駕駛該艘長6.7米深海潛水器的控制器。
拉什又稱,這對於其他潛水器來說猶如蘋果手機跟黑莓手機相比一樣,「泰坦」號的簡單設計具優勢,他更直言說﹕「有很多規則在工程上沒有意義」。羅茲迪爾斯卻質疑拉什有關決定,並指高可靠性組織應當擁抱複雜,並意識到通過反覆嘗試去解決複雜問題,就可找到萬全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