抨聚焦無法兌現議題為拉票 馮志強籲勿受輿論民調影響
雷普信盼新市長能振興中小商業
【明報專訊】多倫多市長補選進入高潮,華人社區資深人士暢談對這次選舉的認識。
加拿大亞裔社區智庫研究員馮志強說對這次補選感到失望,因為所有候選人都不專業。選市長與選議員不一樣,議員的職責只是為轄區選民發聲,市長則扮演「當家」角色,應該有豐富的政治經驗、管理技能以及良好口碑,比如熟悉城市運營、財政管理。而現行的競選活動,聚焦於一些無法兌現的議題比如租房問題,有候選人表態支持租戶利益,也有候選人主張保護房東權益,其實這是一個偽議題,因為解決住房問題根本權限在安省政府,某些候選人爭論炒作這一議題完全是為了拉選票。
任何層面的政治選舉,都是為了爭取游離選票,雖然市級選舉沒有黨派參與,但是選民都是有黨派立場的,很難因為一名候選人的競選主張而改變立場,比如民調領先的鄒至蕙代表新民主黨,那些支持新民主黨的選民肯定支持她。作為一個成熟選民,在民主社會行使自己的投票權,都應該有自己獨立的立場主張,不應受到輿論民調影響。
馮志強最後說﹕「這次市選出現了102名候選人,預計候選人的支持率會比較分散,我給民調落後候選人建議是可以考慮組成政治聯盟,推舉出一個有能力勝出的候選人,號召支持自己的選民把票轉投給他。這是競選技巧,不知道剩下兩天是不是會發生。我給選民建議是,對於民調結果要客觀全面看待,要看是哪家公司做的民調,出於什麼目的,它只是決定你把票投給誰的參考因素。」
多倫多華埠商業促進區主席雷普信說﹕「當前的多倫多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可負擔住房問題、交通問題、振興經濟等都需要我們選出一個有能力有擔當的市長。作為中區華埠商業促進區主席,我非常關心中區華埠的商業發展和社會治安,我希望新當選的市長更多支持幫助中小商業的振興發展。」
雷普信最後給選民建議,選民在做出決定前,應該廣泛收集信息,特別是全面了解候選人的競選政綱,把票投給真心為多倫多服務、符合你利益的候選人。
市民關注物業稅加幅及公車治安
居住在怡陶碧谷的華裔選民鍾先生是一名社區服務工作者,是次多倫多市長補選,他最關心的議題就是物業稅是否將大幅飈升。
鍾先生說,物業稅是市府的收入來源,如果新當選的市長能做到像前市長莊德利那樣,與安省政府和聯邦政府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為市府爭取更多的經費撥款,就能控制物業稅的加幅。反之,如果新市長無法贏得省府和聯邦政府的財政支援,就意味着多倫多的業主將面臨荷包大出血的困境。
居住在北約克的華裔選民林女士是一名公司職員,是次多倫多市長補選,她最關心的議題是如何確保公車系統的安全。
林女士說,她的孩子在放學後需要搭乘公車回家,多倫多的公車系統在今年初發生的一連串惡性暴力案件,令她對孩子在搭乘公車時的安全深感擔憂。此外,因多倫多公車局在近期削減預算,導致乘客的候車時間更加漫長,也令她非常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