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央行延明年6月減息 帝銀建議政府控制開支
【明報專訊】在高息壓力下苦不堪言的民眾,迫切希望加拿大央行能夠降息,但有專家預測,可能要拖到明年6月才會降息。而為了減輕民眾的壓力和痛苦,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建議政府控制開支。
預期7月或9月再加息0.25厘
加拿大央行上周恢復了加息行動,又提高了25個基點。CIBC的首席經濟學家沈飛德(Avery Shenfeld)和高級經濟學家格蘭漢姆(Andrew Grantham)周一發布報告預測,央行將在7月或9月再次加息25個基點,將使基準利率達到5%。
而民眾迫切希望的降息,要到2024年6月才可能會出現。CIBC預測,到明年年底,央行政策利率預計將下降到3.5%。
CIBC的經濟學家認為,目前利率將不得不長期保持較高的水平,除非聯邦和省政府改變做法,幫助央行實現通脹率回落到2%的目標。
雖然央行實現其縮減通脹任務的主要工具,是利用其基準利率設定借貸成本,但政府可以根據其支出和政策目標,放緩或提高需求以對這一進展產生影響。
例如,向加拿大人「派錢」的財政措施,反過來也會刺激需求和通貨膨脹。
聯邦財政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在提交自由黨的2023年預算時經常指出,她將承擔財政責任,帶領國家度過一個通脹降溫但仍處於高位的時期,並且直面即將到來的經濟不確定性。而上周在國會通過的這個預算案,被聯邦保守黨嚴厲批評為超支。
CIBC的報告認為,雖然每一級政府在2022年都有效結束了與疫情相關的刺激措施,但自那以後,財政克制一直在減弱。
「這並不是說財政政策大大助長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通貨膨脹,而是說如果在短期內,財政政策降溫給通貨膨脹帶來一些真正的下行壓力那就更好了。」
雖然聯邦反對派認為自由黨政府的支出計劃是罪魁禍首,但CIBC的報告則認定省府的支出計劃助長了需求。「如果沒有省府支出的激增,控製通貨膨脹所需的「增長拖累」會大得多。」
這些額外的支出大部分是以退稅的形式出現,目的是要幫助加拿大人應對高通脹。但CIBC認為,這種支持已經超過了緩解通脹的範圍,接近於刺激措施。
沈飛德和格蘭漢姆認為,雖然各省可以為去年的支出計劃受到指責,但渥太華在2023年的聯邦預算中也有責任。
根據CIBC的預測,即將在下個月發放的「雜貨補助」,如果全部花完,預計將在今年第二季度為GDP增加0.4個百分點。
各級政府都認為,為適應加拿大未來幾年的人口增長,需要加快房屋建設,但高利率在這裏產生了嚴重影響,減緩了開工的速度。
如果央行的政策利率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加拿大的業主在未來幾年內為按揭貸款續期也將面臨巨大的痛苦。CIBC稱這是「對家庭財務穩定的重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