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打卡:當馬車與汽車擦身而過──阿米希人的初心

[2023.06.09] 發表
(圖:2windspa@iStockphoto)

【明報專訊】在美國賓夕凡尼亞州大學交流的第六天,完成了應做的事情後,筆者準備離開這個森林般的大學城,前往截然不同的紐約。經過一個星期沉浸在綠草藍天中,我有點擔心自己不能馬上適應過來呢。朋友S經常在賓州與紐約兩地穿梭,大概已經熟習這種快樂的矛盾。S說在前往紐約的途中要帶我到一個地方,名字怪怪的,叫「手中鳥」(Bird-in-Hand)。

當S那部帶點風霜的日本汽車駛進蘭開斯特縣(Lancaster)的時候,事情比我想像中有趣得多。窗外出現一輛古典風的黑色馬車,與我們的汽車擦身而過,馬車上有兩個穿著古代服飾的女人,因為我們的時速太快,不能仔細看清楚,心想這不過是遊客的玩意,但腦中閃過女人嚴肅的表情,又好像不是那些一生未坐過馬車的瘋狂遊客——莫非她們是古裝片演員?

S一邊專注地開車,一邊以嚴肅的口睇﹛G「他們是阿米希人(Amish),這就是我要帶你來的原因。」我還以為要跑到什麼深山才能看到阿米希人,原來他們就這樣簡簡單單在我們的身邊擦過。一輛馬車之後,我們遇上更多的馬車,車上都有穿著「古裝」的男女。S解釋他們正前往教堂,馬車就是他們的「私家車」,不是什麼電影道具。其實不用大驚小怪,我們開日本車,他們為何就不能開馬車呢?在擦身而過的一剎那,我感到他們是多麼優雅,我們是多麼落泊。

阿米希人源於歐洲,在19及20世紀移民到美國,現在賓夕凡尼亞州有最大的阿米希文化社區。我回到香港查看了一些資料,有論文說這社群不但沒有減少,還在增長中。在當下ChatGPT的潮流中,阿米希文化著名在「逆向而行」,與現代社會隔絕。宗教當然是他們的精神支柱,克己的生活來自信仰。他們一般都有大家庭,老老少少住在一起,以耕種畜牧為生;他們有自己的社區,互相合作做生意,建立專屬自己的世界。阿米希人簡樸的生活最為人震驚:不用汽車,衣著打扮停留在17世紀的農民造型,不加入主流教育系統,而且盡量不用電力……一切皆回到古老的時光,他們認為這樣才能保持人與人沒有階層的交流與關懷,與美國崇尚的個人主義背道而馳。現今的阿米希文化已發展出不同的派別,有些會參與社會更多,有些則堅持隔絕的生活。當中也有少於兩成人離開這文化,與主流社會共融。

阿米希文化似乎是一種相當極端的生活方法,好像一個拒絕與人說話的怪客。但當我們到了「手中鳥」,走入他們當天沒有開的餐廳,看到大堂有很多向遊客介紹的圖片與文字,嘗試說明他們的生活與理念,我感到他們希望與「外來人」溝通的熱誠;「外來人」甚至可以留下來,體會一下他們的生活,可惜我這個城市人要趕到紐約去。

到了紐約後,我在布魯克林(Brooklyn)華人社區住了數天。某天清晨醒來,我望茷峇漸|周過時的華人家居佈置,有感在美國這樣的移民社會,每個非白人家庭都是某種程度上的阿米希人,努力保留自己記憶中的過去,與外面世界總隔茪@道厚厚的門。從這角度看,我是很欣賞阿米希文化那種保持初心的態度。筆者一直自以為是喜歡舊事舊物的人,日常生活也不走太高端的路線,然而,我還是無法想像自己是坐在馬車上的古裝女性。

■黃淑嫻

(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香港作家)

文:黃淑嫻

圖:2windspa@iStockphoto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651期]

更多教育
潮看文史:娘(niang)炮(pao)
【明報專訊】近年「娘炮」韓星在全球愈發流行甚至獲白宮邀訪,中國則反其道而行「加強管理」,國家廣播總局副局長重申傳承中華文明、抵制娘炮,充滿自...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