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有常識:AI訪問「造假」?

[2023.05.11] 發表
德國周刊《最新消息》以AI杜撰舒密加訪問,引起風波。(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一篇以人工智能(AI)生成的德國賽車手舒密加「訪問」引起軒然大波,是什麼原因?

■新聞節錄

德國周刊《最新消息》(Die Aktuelle)日前刊登聲稱是7屆世界 (F1)總冠軍舒密加(Michael Schumacher)2013年滑雪意外致腦部重傷後的首個「專訪」,但原來只是用人工智能(AI)生成。周刊封面刊登「車神」舒密加微笑照片,標題為「舒密加,第一次訪問」,副標題寫着「聽起來無可再真」。AI虛構的訪問標題為「我的人生已經完全改變」,「他」又「談及」出事後的家庭生活和健康狀况。直到文章最後部分才交代這次訪問是用AI製作。舒密加家人的發言人向傳媒表示,他們計劃就此採取法律行動。

現年54歲的舒密加2013年12月滑雪時發生意外導致腦部重創,一度陷入人工昏迷,自此再沒有公開露面,其家人亦甚少公布其健康狀况。其發言人在2014年6月曾透露,舒密加已脫離昏迷並轉至瑞士休養。

【節錄自〈AI製舒密加假訪問 家屬擬控告〉,《明報》,2023.04.22】

德國周刊《最新消息》的「專訪」惹來廣泛抨擊後,周刊發行人向舒密加家屬及讀者道歉,並宣布即時開除女總編輯霍夫曼(Anne Hoffmann)。聲明指出該篇文章「無品誤導」、「不該出現」,毫不符合發行商及讀者所期望的新聞標準。

【節錄自〈德周刊AI作舒密加專訪 總編被炒〉,《明報》,2023.04.23】

■新聞概念

新聞標準

「新聞」記錄社會上正在發生、對人生活有影響的事情,並通過媒體向公眾傳達信息,經採訪獲取資訊並向公眾發布是其中一種新聞處理方式。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能為公眾提供各類資訊、經證實並符合公眾利益的新聞為「公共產品」。正因是公共產品,新聞提供的資訊需要基於事實而且可信,客觀準確,並能快速向公眾傳遞,才能發揮新聞作用。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新聞」定義,你認為這次以AI生成訪問的最大爭議是什麼?

(提示:「訪問」內容是事實嗎?)

■知多點

生成式人工智能

意指具創造能力的人工智能,能根據指令創作論文、訪問、繪畫等,因應生成式AI日趨普及,不少大學為此設下使用規範,例如香港大學禁止學生在課堂、功課和其他評估中使用生成式AI工具;香港科技大學則有限度允許,教職員可因應教學需要選擇限制方案。

■想一想

生成式人工智能對人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文:鄭惠霞

圖:資料圖片

[常識天下 第283期]

更多教育
奇妙大自然:香江鳥蹤
【明報專訊】你能想像一個充滿高樓大廈的城市,曾記錄到超過570種雀鳥,在冬季更是數以萬計雀鳥的棲息地?這個城市,便是香港! 九大遷飛路... 詳情
時事懶人包:慢性病管理計劃
【明報專訊】各區地區康健中心及康健站正推行慢性疾病管理計劃,政府資助市民到私家醫生接受指定慢性病檢查。惟相關資助僅涵蓋兩次診症,其後需自付診... 詳情
放眼中國:中國足球
【明報專訊】亞洲盃足球賽決賽周將於2024年1月12日至2月10日在卡塔爾舉行,2023年5月11日晚上7時將舉行分組抽籤,參與隊伍包括中國... 詳情
圖看議題:精神健康
【明報專訊】本港市民的精神健康問題逐漸加劇,2022年《施政報告》提及精神健康是市民「幸福感」的關鍵之一,政府將針對不同群組需要提升社會精神... 詳情
知識寶庫:內地發展夜經濟 振消費穩就業
【明報專訊】內地推動夜經濟發展,各城市為擺脫新冠疫情影響、提振消費信心及創造創業就業機會,紛紛積極組織夜經濟活動,廣西、安徽、河南等更由官員...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