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當年頻審細案 外籍官敬而遠之
【明報專訊】電影《毒舌大狀》的主角黃子華在九龍裁判法院演活了裁判官林涼水一角,經常處理鼠竊狗偷的小案,原來相當反映現實。於1990年代擔任裁判官的李瀚良分享道,由於北九龍裁判法院位於昔日龍蛇混雜的深水埗區,當時「大案就輪唔到呢度」,法院大多處理較繁瑣的日常案件如小販、販賣「鹹碟」(色情影碟)及妓女案件等,故此法庭與民眾的溝通亦較其他法院頻繁。
常審無牌小販案
李瀚良:曾有不滿充公自焚亡
李瀚良說,北九龍裁判法院有別位於港島的法院,雖然較少處理刑事等大案,但仍非常忙碌,主要處理不少地區案件,如無牌小販等。他說過往法院的法庭曾發生無牌小販因不滿被充公貨物,引火自焚喪命。他自己亦曾審理有逾百次案底的無牌小販,對方每次定罪後都被充公貨物,同時需罰款,故他曾在庭上擔當勸喻角色,教導小販不要再阻街等。
帶外籍官覓街頭美食
認識Deep Kowloon
李又如數家珍地說,過往曾審理亂過馬路的案件,被告說當時有約30人一同不守交通規則過馬路,唯獨控告他,對此感不忿。李當時向被告細心解釋法律的意義,讓他明白法律背後的精神。他認為對比主要審理刑事案件的法院,北九龍裁判法院的教育意味相對濃厚。
此外,他說由於當年深水埗區較複雜,有別於中西區等法院,令不少外籍法官敬而遠之,故此他曾帶領外籍法官同事一起游走深水埗街頭尋覓美食,令他們認識「Deep Kowloon」。時至今日,深水埗已局部變成文創基地之一,他說法院活化後將繼承傳統,繼續與社區保持緊密聯繫,包括舉辦文創市集,以及邀請當區具本地特色的餐廳等進駐。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