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兩輪移民潮 客家排屋風格到歐陸元素 谷埔首階段復修 重現時代烙印
【明報專訊】香港經歷多次移民潮,人口流動的背後帶荇犮N烙印。中大建築學院研究發現,位於偏遠沙頭角海東南面,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客家聚落谷埔,過去近百年至少出現兩次移民潮,分別於上世紀初淘金熱及60年代,後者更令那堛漱H口由高峰期的2000多一直下滑,最後整條村人去樓空。當地村屋的建築風格亦隨時代演變,由傳統客家排屋,至上世紀初帶歐陸色彩的大宅,到後來逐步走向混凝土建造,一層變成兩層,不但見證了村內人口流動,亦反映了沙頭角區內其他客家聚落歷史的演變及興衰。
明報記者 馬耀森
中大建築學院獲鄉郊保育資助計劃撥款300萬元,在谷埔推行名為「遊谷探埔」的鄉郊保育項目,首階段主要復修五肚村屋作為考察基地,讓不同學科的研究人員、義工與回流的村民互動,為日後研究可持續復育鄉村打下基礎。復修村屋亦成為凝聚村民的聚腳點,有早年移居英國的村民去年回港,希望復修已破落的村屋,長遠回到鄉村堸農,享受退休生活(見另稿)。
中大教研基地 下階段推保育活動
中大建築學院副教授鍾宏亮表示,五肚的村屋已於上月完成復修,建築學院、人類學系、生物科學學院、地理及資源管理學系對谷埔的研究亦已有初步結果,由本月18日起會於完成復修的村屋舉行展覽,並安排村民當導賞員,為到訪市民即場講解及分享昔日活動的點滴。他又指復修村屋是復村第一步,下階段計劃舉辦生態文化徑及低碳綠色生活及文化體驗等活動,希望日後谷埔繼J枝窩後有潛力成為另一鄉郊復育基地。
移民匯款回鄉建屋 集客家西方建築技術
鍾宏亮表示,谷埔發展數百年,由最初老圍擴展至多條鄉村,包括早年興建的排屋,仍保留傳統的客家圍屋風格,例如以青磚夯土牆建造的三合院,入口有天井,屋頂以灰瓦鋪砌;至上世紀30年代興建的村屋,風格明顯轉變,當中3間獨立的大宅,即田心的何氏、李氏及楊氏,都是1930年代由在美國的村民匯款回鄉興建的混合式大宅,鍾指這些大宅沒有天井,屋頂前方由斜頂變成平頂,可用來晾曬衣物或農作物,後方斜頂內的空間用作儲藏,至今還保存了不少農具,體現了谷埔歷史悠久的農業歷史。
至於今次復修的五肚楊屋,則是區內第二次移民潮期間,前往英國打工的楊氏夫婦在1960年代後期修建,該村屋由原來一層變成兩層,不過仍保留了灰瓦鋪砌的屋頂。谷埔村屋建築風格隨時代演變,亦見證了整個沙頭角地區的遷徙,後期村屋的建築風格混合了客家夯土技術、西方折衷主義與現代建築材料。
事實上,研究團隊發現整個沙頭角地區也有類似的遷徙模式,透過谷埔為案例,正好反映該區客家族人自清初至近代的人口流動及生活模式,有以局部覷見全貌之效。
谷埔案例反映清初至今客家人遷徙模式
谷埔是沙頭角地區一個典型的客家聚落,由谷埔老圍村、田心、新屋下、二肚、三肚、四肚及五肚組成,村內有楊、宋、何、李等姓,自十七世紀清初以來,各姓村民自中國大陸贛、閩及粵等地區遷入。該村臨海的堤壩是其特色,由於堤壩內的農田荒廢多年,已長滿紅樹,形成鹹淡水獨特生境,該處現時仍發現馬蹄蟹棲息;谷埔各村分佈在山谷之中,當中又以老圍村歷史最悠久,不過大部分村屋已失修倒塌。
指村屋失修嚴重
村民:若非中大接手 過多幾年或塌屋
鍾宏亮又稱,中大於沙頭角梅子林復修當地村屋期間,發現當地有村民與谷埔有深厚淵源,更促成谷埔復育計劃。他說,當地一名村民曾桂英於1960年代嫁給五肚姓楊村民,後來移居英國,很快賺到本錢在家鄉修建村屋,樓頂印茠滿u1967」正是村屋興建的年份。曾桂英得悉梅子林村長曾玉安借出村屋以供復修,於是建議復修她在五肚修建的村屋,希望令荒廢多年的谷埔重現生機。谷埔村長楊玉峰表示,他近年不時回到五肚清除行人路旁雜草,亦為村屋打掃,不過失修情G太嚴重,「如果唔係中大接手復修,過多幾年可能倒塌」,故中大向他提出復修村屋時,他形容為「一拍即合」。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