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科學:肝癌治療新希望
【明報專訊】肝癌是香港第三號癌症殺手,僅次於肺癌及大腸癌,每年大約有1800宗新症,死亡人數更超過1500,情况不能忽視,由香港青年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病理學系副教授黃澤蕾博士(圖)講解治療肝癌的新方法。
難以察覺的肝癌
肝臟(Liver)是人體最大的內臟,可以吸收進入體內的有用物質,同時排走對身體有害的毒素。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有可能引起肝細胞病變,最後導致肝癌(Liver cancer)。早期肝癌病人可通過手術切除腫瘤,而對晚期病人的治療則主要使用標靶藥物,然而,早期肝癌一般沒有徵狀,難以察覺,容易令患者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免疫護衛隊」出動
科學家積極研究肝癌的新治療方法,包括嘗試從免疫系統中尋找新方向,這是大家經常聽到的「免疫療法(Immunotherapy)」。
在我們的免疫系統中,有一種名為T細胞的白血球,它們就好像「免疫護衛隊」,為我們消滅有害的病原體和病變細胞,對抗入侵的「敵人」。免疫療法就是通過啟動肝癌病人的免疫系統及免疫細胞,令T細胞識別及打擊癌細胞,從而縮小腫瘤或減慢其生長。
免疫治療的原理
免疫治療的原理是令肝癌細胞難以避開監測,讓「免疫護衛隊」T細胞消滅有害病原體和病變細胞。
免疫療法成新希望
不過,免疫療法未必對所有肝癌患者都有效。這是由於癌細胞身上有一種稱為「PD-L1」的分子,可直接結合T細胞上稱為「PD-1」的免疫檢查點(immune checkpoint),從而抑制T細胞,令「免疫護衛隊」無法發揮作用。因此,許多科學家正在研究,癌細胞是如何逃避「免疫護衛隊」的監測,以便提升免疫治療的效用,從而醫治更多肝癌病人。
香港的肝癌治療研究
除免疫治療外,香港有不少科學家致力研究其他治療肝癌的新方法。近年,港大的研究團隊便發現,能夠抑制肝癌細胞無限生長的多種代謝途徑,相信日後會成為治療肝癌的新方向。另有科學家通過基因組測序,發現一系列肝癌常見的基因突變,其中一些基因突變可以使用針對性的標靶藥治理,因此,通過了解每名病人的基因突變圖譜,就能為肝癌病人度身訂做合適的治療方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文、圖:香港青年科學院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常識學堂 第2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