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配方奶標榜益處 研究指科學佐證乏力
歐美學者為首的一個研究團隊周三(15日)在《英國醫學期刊》(BMJ)發表研究,指大多數嬰兒配方奶粉產品的健康及營養聲稱,都只有很少或沒高質素的科研證據支持,而在引述臨牀研究數據證明的營養及健康聲稱中,有九成都存在偏頗問題。有參與研究的學者敦促各地政府推行更嚴格營銷規則。
研究團隊分析來自英、美、澳洲、日本、尼日利亞及沙特阿拉伯等15個國家、757款嬰兒配方奶粉,發現有31種不同的營養及健康聲稱,每款產品相關聲稱的中位數是兩種。報告並沒提及特定奶粉牌子。
在608款有一種或以上營養或健康聲稱的奶粉中,大多數的說法是「有助/支持腦部及/或眼睛及/或神經系統發展」、「加強/支持健康神經系統」,和「有助/支持成長及發育」。研究員指半數產品未有將聲稱的好處與特定成分連繫起來,有四分之三產品未引述證據支持。營養健康聲稱最常提到成分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這在母乳中包含成分被認為對大腦發育重要,但有分析指將這成分添加到奶粉後並沒證據顯示會帶來額外好處。
在提出科學資料參考的產品中,逾半都引用評論、意見文章或動物研究,僅14%產品引用了註冊的人體臨牀研究,但90%相關研究都有很高的偏頗風險,例如有數據缺漏或研究結果未能支持有關說法。此外,研究亦發現有88%臨牀研究的作者獲配方奶粉商資助研究或與業界有聯繫。
學者促各地政府嚴管營銷規則
研究作者之一、倫敦帝國學院資深榮譽講師蒙布利特表示,研究學者並非要「討伐」嬰兒配方奶粉,只是非常反對具誤導的不當配方奶粉的營銷手法。他指對於未能或選擇不以母乳餵哺的母親而言,嬰兒配方奶粉應是一種選擇。研究敦促政府及監管機構審查配方奶產品聲明。
蒙布利特稱有關奶粉健康聲明多用於宣傳貴價產品,但對負擔不起的家長而言會感苦惱,他建議產品應採簡潔包裝,不應過分標榜有益成分。(衛報/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