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千頃填海77%爛尾 局方斥誤導 報告稱韓公私合建項目大走樣 被批不引港成功經驗
【明報專訊】「綠色和平」與「本土研究社」昨發表研究報告,稱分析全球與本港中部水域人工島具可比的項目後,發現當中13個填海面積達1000公頃或以上項目只有一個可完整完成,另外10個即77%出現空置、停滯或腰斬。團體質疑,上述項目出現大型填海工程共通問題,包括規劃失當、財務負擔及破壞環境等,憂中部水域人工島亦面臨類似問題,最終「爛尾」。發展局昨晚於社交平台批評,團體以「立場行先」,就「人工島項目發表誤導言論,企圖抹黑這個具重大策略功能的造地項目」。
指1986年起全球13大型填海 只1完整完成
綠色和平與本研社昨稱,花逾一年時間研究,覆蓋全球200個有海岸線國家由1986至2022年間動工或已宣布擱置的填海項目,整合其目前現G和失敗原因,發現其中13個填海面積1000公頃或以上,分別位於印尼、韓國及內地等項目,均出現規劃、財務或環境等問題。
團體稱,其中韓國松島國際都市與本港擬建的人工島最可比(見表),而韓國政府宣布填海後短時間內增設3個性質相似的經濟自由區,以致商業地供應過剩,並在公私營合作下,令發展商利用規劃的自由度發展利潤更大的私樓項目,以至規劃願景走樣,最終政府動用公帑為「爛尾」項目埋單,市政府其後錄得財赤。
韓松島需公帑填數 憂明日大嶼步後塵
本研社成員黃肇鴻表示,人工島將定位為第三個核心商業區,他認為啟德第二個核心商業區已呈爛尾[象,加上北部都會區及洪水橋等,將供應大量商業用地,未來商業用地需求減少,將令人工島出現大量空置土地。他又稱,兩個項目同樣採「公私合營」模式,擔心日後政府將用公帑為項目埋單。
局方:立場行先 危言聳聽礙港發展
發展局昨回應稱,環保團體再次「立場行先」,企圖抹黑這個具重大策略功能的造地項目,呼籲團體「切勿以危言聳聽的歪論窒礙香港的發展」。發展局批評團體的研究非全面,質疑為何純粹以不成功例子要求煞停人工島項目,卻不引用成功的案例,包括香港的經驗。翻查資料,本港過往有多次填海經驗,包括中環、啟德發展區、西九文化區、多個新市鎮(包括東涌和將軍澳)及香港國際機場等,約7000公頃土地透過填海所得,貢獻香港已發展土地約四分之一。
另外,發展局昨日的回應附上人工島網址,該局稱正就人工島填海範圍、概括土地用途、策略性運輸基建及可能融資選項的初步建議進行公眾參與活動,歡迎公眾提交意見。翻查發展局社交平台,今次為自展開公眾諮詢後局方第二次正式於網站公布人工島專題網站網址。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陳可淳回應稱,政府展開公眾諮詢,便應聆聽公眾意見,認為政府「咩意見都要聽」,展現應有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