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反制日韓 停發兩國公民簽證

[2023.01.11] 發表
圖為中國遊客在韓國首爾的路邊小食檔前自拍。韓國是中國遊客熱門的旅遊點,自中國開關後,韓國對華客實施入境防疫限制,觸發兩國外交風波。(路透社)

【明報專訊】在世界多地近期對自華入境旅客收緊防疫限制後,中國昨日首度推出反制措施。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昨公布,即日起暫停簽發韓國公民赴華訪問、商務、旅遊、就醫、過境以及一般私人事務類短期簽證,強調有關措施將視韓國對華歧視性入境限制措施取消情况再作調整。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昨晚亦在官網發布通知,自即日起,中國駐日本使領館暫停審發日本公民赴華普通簽證,「何時恢復,請候通知」。

韓方:加強入境限制有科學依據

韓聯社報道,韓國外交部昨表示對中方的措施感遺憾,已通過外交渠道向中方傳達韓方立場,強調韓方加強自華入境防疫的措施有其科學、客觀依據,韓方一直與國際社會公開透明地分享疫情資訊,也一直通過外交渠道向中方傳達這一立場,將繼續與中方緊密溝通。

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前天與韓國外長朴振禮節性通話。中國外交部表示,秦剛對韓國近期對自華入境人員採取臨時限制措施表達關切,希望韓方秉持客觀、科學態度。朴振回應稱,韓依據科學加強針對自華入韓人員的防疫措施。隨後,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昨就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停止辦理簽證的通知,強調是「根據國內指示」。

韓國從本月2日開始要求從中國內地入境旅客在出發前與抵境後均須接受核酸檢測,內地航班亦只可使用仁川國際機場;自當日起至1月底,還暫停向中方人員簽發數類短期簽證。昨在中方反制的同時,韓再度收緊,要求即日起至2月底來自港澳航班只准降落仁川機場。

外交部批少數國家歧視針對

中國亦對日本實施反制措施。日本共同社引述東京都內的旅行社稱,「中國簽證申請服務中心」通知將停止簽證手續,除一部分例外情况之外,商務簽證等所有簽證的申請都不再辦理;簽證中心的官網昨已不能預約簽證申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昨未正面回應事件,僅批評少數國家罔顧科學事實和中國疫情實際,執意針對中國採取歧視性入境限制措施,中方堅決反對,也會採取對等措施,呼籲相關國家根據科學適度制定防疫措施,不應影響人員交往和交流合作。

中國駐日使館昨天日間通報停辦日本公民赴華普通簽證,但很快刪除;昨晚再度發出停辦的簡短聲明。日本外務省官員昨稍早向美聯社表示,正與北京官員就中方的「潛在舉措」作非正式討論,倘中方真有限制措施,將令人遺憾。

日本自上月30日起要求來自中國內地者入境時須接受新冠檢測;1月8日起從內地直航入境日本旅客須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並在機場接受落地檢測。日方前天再將措施擴大至澳門旅客,要求12日起乘坐澳門直飛航班入境者也須提供陰性證明,並在入境時接受核酸或高靈敏度抗原檢測。

(綜合報道)

(新冠疫情)

更多要聞
【明報專訊】政府呼籲非港人染疫可到私營醫療機構求診,亦已更新指引容許私家醫院毋須使用負壓病房接收新冠病人。本報近日向13間私院查詢,6間回覆... 詳情
李家超:或對藥房設「自律限制」 未否定立法 上周晤衛署 藥房商會:有共識自願限售
【明報專訊】近日本港出現撲熱息痛搶購潮,特首李家超昨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傳媒,稱政府正與藥廠溝通,或對藥房售賣特定藥物設「自律性限制」,又說仍... 詳情
5專家顧問撐撤隔離令 李家超:按情况調整
【明報專訊】內地及澳門近期撤銷新冠患者隔離要求,特首李家超昨日被問會否放寬隔離令等防疫措施時稱,將根據本港重症和公立醫院服務情况等調整措施。... 詳情
3歲以下幼童北上亦須陰性報告 南下豁免
【明報專訊】恢復通關後,本港社區檢測中心和檢測站昨日起為3歲以下幼童提供「咽喉拭子」自費核酸檢測,港府昨日重申所有人北上入境內地均須持48小... 詳情
國際美酒展復設試酒 買家本地居多
【明報專訊】香港國際美酒展昨日起一連兩日於灣仔會展舉行,為新冠疫情爆發後首次恢復試酒環節。展覽只開放予業內人士參與,除了試酒期間,入場者須全...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