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高球評:阿根廷稱霸有賴法國傷病潮 迪甘斯上寶貴一課前景勝對手
【明報專訊】阿根廷門將馬天尼斯在國民眼中屬cult hero,去年美洲盃化身互射極刑之鬼,威力延續至本屆世盃,惟誰都曉得他未達最頂尖水平,否則就不會效力阿士東維拉。畢竟人無完人,連美斯也被名宿批評疏於防守,那麼白藍軍主帥史卡朗尼不善game management自可原諒——何况正因此才成就跟法國合演史詩式決賽。
賽前預測迪馬利亞正選攻堅果然估中,但史卡朗尼仍能突破盲腸,把其從慣常的右路改放左翼,叫人想起美斯昔日跟巴塞左閘佐迪艾巴呼應的美好回憶。此調動先是針對法國右閘慣性(及受誘導)內移,形成迪馬利亞單挑迪比利的有利場景;防守端亦考慮到右中場迪保羅比迪馬利亞善於橫向補位,可兼顧填塞中路與協防麥巴比的雙重任務。
前線不濟 推進模式遭克制
無疑史卡朗尼的部署之能完勝,必關乎法國遭傷病打擊,除了前線壓迫比以往更不濟,基奧特的柱躉作用亦近乎零,即使阿根廷守將擅長aggressive標波,恰恰食住高盧雄雞的固定推進模式,也未免反常。法國教練迪甘斯換人後總算止血,起死回生卻還得有賴史卡朗尼再度自爆。事後孔明,剛傷癒的迪馬利亞退下火線合理,惟若調入利辛度馬天尼斯扼守左路而推前達利亞費高,四人及五人防線可隨時變換,應該較能抵抗法國當時的四二四吧。
史卡朗尼治軍沒有哲學,只有彈性,白藍軍堪稱歷屆盟主中最多變動,結果為今行七戰俱先開紀錄,但新手教頭臨場火候尚需浸淫,既曾反負沙特,領先兩球的三仗又有一次幾乎被扳平、兩次直情遭逼和,包括冠軍戰。然而這或許剛好提醒迪甘斯學懂浮動,無謂再倚重基奧特甚至賓施馬,下半場用生牯仔加強逼搶大抵方為出路,前景理應更勝阿根廷呢。
文:蘇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