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九法院活化「司法教育中心」 善導會:冀助反思法制
【明報專訊】二級歷史建築、前北九龍裁判法院將活化成全港首間「普及司法教育中心」,料2026年竣工及營運。負責展開活化工程的香港善導會昨日舉行傳媒導賞團,稱項目預計開放後首年可吸引7萬人流,同時目標每年吸引20%幼稚園、小學及中學參觀。善導會副會長、高等法院前法官李翰良稱,香港司法教育非常重要,年輕人「好想知道咩叫普通法,咩叫人權法」,冀透過教育中心讓年輕人了解1997年前的法律,以及整個法律制度的發展進程,以啟發學生多角度思考及判斷目前制度的好壞。
可入羈留室 VR體驗舊日審訊
善導會表示,將保留及修復前北九龍裁判法院現存的建築特色元素,包括羈留室、舊羈留室走廊、中央大堂、裁判官樓梯、被告人樓梯、第一法庭及法官休息室等,同時設立詮釋區,展示歷史建築對司法發展和地區發展的歷史及社會價值等,並容許參觀者親身進入羈留室,一嘗羈留滋味;又在法庭加設虛擬實境(VR)技術,讓參加者體驗和感受過往法院審訊的過程。
此外,善導會將為學生及公眾提供工作坊、講座及導賞活動等,並將加強與社區的連結,包括將與深水埗的小店合作,舉辦文藝創作工作坊。善導會總幹事李淑慧說,公眾導賞會酌量收費,有信心項目在3年內達到自負盈虧,並將與學校合作,目標首年開放有7萬人流,第二年達9萬,第三年則有11萬。
料2026竣工 導賞團邀前員工分享
李翰良曾於北九龍裁判法院工作,他分享多則趣事,包括當時的2號法庭如同街市般熱鬧,較多處理較為「濕碎」的案件,例如不遵守交通規則及小販違規等。他說,法院過往曾有玉石小販因被判充公玉器而自焚,最終身亡,慨嘆法庭難以徹底解決小販問題,需依賴其他社會機構解決。
李又說,將邀請曾在北九龍裁判法院工作的前同事,包括書記及翻譯員等帶領導賞團,以分享法庭的故事;並介紹以往法律的制度及處理被告的方法等。他認為市民應認識本港法律制度的發展進程,至於現時法律制度是好是壞,則「由大家去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