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港鐵逢出事調人補漏 前線:保養延後惡性循環
【明報專訊】港鐵一個月內發生兩次嚴重事故,因應前日車卡接駁位懷疑鬆脫,以及上月列車出軌及車門脫落,港鐵將全面檢討資產管理及維修保養制度。曾任港鐵工程師的立法會議員張欣宇表示,不少港鐵員工反映現時每次事故後,港鐵會動員大量人手處理及跟進,但維修資源無增加,人手長期短缺,令日常保養延後,致小問題浮現,造成惡性循環。港鐵工會稱,港鐵近年開設新鐵路及車站,但未有增聘人手,部分維修工序壓縮,擔心影響質素。
張欣宇憂已屆「臨界點」
張欣宇昨接受新城財經台《財知大道》訪問時表示,港鐵事故接連發生,顯示現時很可能已達「臨界點」,為免陷入惡性循環,港鐵須藉此機會改革人手資源及維修機制,以及增加資源投入,以求做到「日常預防性維修」。他擔心前日將軍澳線事故並非單一,而是整個維修保養及資產管理出現系統性風險問題,建議全面檢討。
工會:開新站新線不加人手
港鐵壓縮維修時間
香港鐵路工會聯合會主席林偉強表示,港鐵近年開設新鐵路站及路線,但未有增聘人手,令工作人員負擔愈來愈重,情G已持續數年。他說,目前一名維修員或要應付多項工序,港鐵又壓縮維修時間,舉例以往需時3小時的項目壓縮至2.5小時。林稱此舉不但加重維修員負擔,亦可能影響維修及保養質素。他續稱,兩鐵合併後港鐵引入「非技術代工」,負責簡單維修,由港鐵監督人員指派工作及驗收,惟港鐵內部人手同樣緊張,難每次都「全部睇實晒,中間有無甩漏都唔知」。
30年前同類事故後加機械鎖
業界:未知甩卡K車有否加裝
香港鐵路運輸專業人員協會主席張年生表示,前日將軍澳線發生的「甩卡」事故非常嚴重,是過去30年以來第二宗同類事故,對上一次是1993年荃灣線大窩口站,當年一列車卡連接器鬆脫,導致最後幾卡車廂與前面車卡分離,失去動力後停在隧道內。
張年生稱,港鐵當年改善連接車卡設計,增加輔助的「機械式鎖扣」,「扣實鬙行得」,惟未知有關裝置有否應用在今次事故的南韓製列車(K-Train)上。他強調K-Train設計安全,因列車電力裝置偵測到車卡掛u鬆脫,便會隨即斷電,亦能解釋前日為何發生事故後,車廂一片漆黑及隨即停駛。另外列車亦配備壓縮空氣線路,一旦出事會隨即漏氣煞停車輛,但他認為仍需研究改善連接車卡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