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印太軍事及網絡安全 應對中國同時謀貿易合作
【明報專訊】聯邦政府昨公布外界期待已久的印太戰略,包括本國將投放23億元以加強跟區內各國的聯繫、加快處理簽證以避免有意到本國的區內青年才俊轉往其他地方、以及派遣200名專家向有意跟本國合作的國家出謀獻策。
加拿大推出新的印太戰略,以加強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和網絡安全,在應對中國的同時,亦在氣候變化和貿易問題與中國尋求合作。
加拿大在這份長26頁的文件中,多次提及中國,表明將收緊外國投資規則,以保護知識產權,並防止中國國有企業搶購關鍵的礦產供應。
新的印太戰略提到,中國是一股日益具破壞性的全球力量,並正尋求將國際秩序塑造成日益偏離加方利益和價值觀的環境,加方會根據當前中國的現實和清晰的評估採取應對方法,在存在深刻分歧的領域挑戰中國。
聯邦外交部長喬美蘭(Melanie Joly)在溫哥華記者會公布上述消息,在場還有其他部長,出席公布的其他部長,包括聯邦國際貿易及經濟發展部長伍鳳儀(Mary Ng)、公安部長馬守諾(Marco Mendicino)、國際發展及太平洋事務部長石俊(Harjit Sajjan)、以及漁業部長梅麗喬(Joyce Murray)。預期各部長今天會就印太戰略作詳細闡述。
喬美蘭在記者會上表示,本國的外交政策已重新定位,這是大家很長時間沒有看到的,而這向該地區發出一個清晰的信息,那就是他們可以信賴加拿大。
該戰略旨在加強跟巴基斯坦和日本等國家的聯繫,本國將為此預留23億元,當中包括自由黨最近數周宣布的一些資金。
最新的公布還包括斥資近5億元,用於在該地區部署第3艘海軍護衛艦,並跟志同道合的國家在網絡安全和軍事訓練方面加強合作。
渥京還會優化簽證系統,提高簽證處理能力,專家擔心該系統延誤,導致該區有意到本國的年輕專才改往其他地方,涉及的簽證辦公室包括印度新德里(New Delhi)和昌迪加爾(Chandigarh)、巴基斯坦伊斯蘭堡(Islamabad)、及菲律賓馬尼拉(Manila)。
聯邦總理杜魯多本月較早時宣布撥款9,250萬元,在該地區增設約50個外交工作崗位,但有關戰略沒有列出目標,喬美蘭也沒有具體說明計劃中的相關數字是否已發生變化,不過,該戰略要求擴大各大使館現有外交人員數量,以及在夏威夷和斐濟等地方新增職位。
為抗衡中國的影響,除了最近宣布多項計劃跟東南亞國家擴大貿易關係之外,還會在發展中國家的基礎建設項目提供資金。伍鳳儀在記者會上稱,為確保未來經濟發展,本國需要在世界各地建立強大的貿易關係和合作伙伴,以保障本國的就業職位和企業。
渥京還將派遣200名專家,為想跟加拿大合作的國家提供意見,範疇包括管治、海洋管理乃至從化石燃料過渡到綠色能源等各方面。
周日和最近數周公布的資金將分5年提供,但沒有訂明每年撥款金額。聯邦國防部長阿南德(Anita Anand)在其所屬多倫多選區指,軍方期望「明年之前」增派第3艘護衛艦到該區,該艘護衛艦將從哈利法克斯啟程前往印度洋。
至於本國將繼續執行聯合國對朝鮮的制裁措施,監測船隻之間非法轉移貨物,以及在台灣海峽周圍航行,以表明盟國的立場,那就是他們認為該水域不屬於中國。阿南德稱,本國將跟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和新加坡等國家合作,反映本國已改變政策,即加拿大海軍將涉足該區,「就我們在這裏選擇合作的盟友而言,我們希望盡可能廣泛地撒網,以確保我們在軍事上能攜手合作。」
她又說,計劃包括推出項目,以提高婦女在這些國家的和平及安全方面的作用。
在貿易方面,伍鳳儀透露,她希望盡快為拓展區內市場出口的企業提供新的資助金,並很快提供跟私人界別合作的支援服務,為加拿大企業尋找機會。
她稱,外訪的貿易代表團將「以加拿大團隊的方式」組成,成員將包括各省、地區代表以及業界團體。
伍鳳儀最近數周曾出訪該區數十次,並定期發布有關貿易談判的最新進展。她指,周日公布的戰略最新內容是,全面了解渥京的優先目標。
剛公布的印太戰略未有要求外國代理人登記。一些情報專家一直促請聯邦政府仿效美國和澳洲的做法,即強制國家對任何參與境政治活動的人進行登記,但馬守諾指,有關構思仍在考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