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西線無戰事》 青春淪政權祭品 德國人說自己故事
【明報專訊】改編德裔作家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1928年出版小說的同名電影《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代表德國報名參賽明年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獎,上月28日在影視串流平台Netflix上架,瞬即登上非英語電影十大收視冠軍。逾90年歷史的原著,並非首次搬上大銀幕,路易邁士東(Lewis Milestone)執導的版本獲1930年第3屆奧斯卡4項提名,輸了攝影及劇本獎,但捧走最佳電影及導演殊榮。1979年亦推出過同名電視電影。只是有關一戰德軍出兵,兩個版本都是荷李活製作,2022年新版才首次由德國人說回先輩故事。
好戰將軍 停火前送士兵突襲敵軍
新版《西線無戰事》描述1917至1918年一戰結束為止,保留了17歲主角保羅跟阿爾伯特等3名同學聽完愛國演講,受到鼓舞決定上戰場,被派往法國北部作戰,但豪情壯志很快被壕溝堣擖H繼夜的炮火粉碎。其間他們認識了稍為年長的同袍卡特,保羅為他朗讀信件及偷家禽等經歷,兩人成為摯友,到後來同袍一個個死去……都跟原著結構相近。原著和電影版近百年歷史,雷馬克把參與一戰的體驗放在小說堙A但成書時大概沒預料二戰約20年後就爆發。導演愛德華伯格(Edward Berger)在新版特別加插了德國看守政府代表埃茨伯爾格倡議跟協約國和談,雖受到法國元帥福煦逼迫及條件苛刻,最終1918年11月11日,雙方還是在巴黎北面瓦茲省貢比涅的火車車廂內簽署《康邊停戰協定》,宣告大戰結束。
然而片中德國弗里德里希將軍認為主和形同叛國,深深不忿,距離停戰上午11點還有數小時,依然命令餘下士兵全部上戰場,殺對手措手不及,盼光榮結束戰事。士兵已疲憊不堪,包括保羅,曾跟他並肩作戰的同袍已死光,但誰抗命未上戰場先遭處決。伯格執導的新版本強調青春決非八九點鐘的太陽,反成好戰政權的祭品。開首鏡頭是一片寂靜的群山與樹林,有吸啜母乳的小狐狸,那個仰望參天大樹的鏡頭更有點像《狂林戰曲》泰倫斯馬力(Terrence Malick )的電影,之後剪接的俯瞰鏡頭,見遍地炮火及屍體,再聚焦一名叫Heinrich的士兵身上。
下場戲是殉職士兵的軍服,運回後方縫補,當保羅等人參軍,正是獲派這些軍服,保羅剛巧發現衣上縫有Heinrich的名字,以為拿錯,長官隨手一撕丟在滿是名牌的地板。另一首尾呼應的安排是,保羅被指派蒐集罹難軍人的名牌,一戰結束前幾分鐘,已被磨蝕得如戰爭機器的保羅,遭敵軍從後刺斃。曾被他所救的小兵保住了性命,也被派往蒐集名牌。以愛國之名消費年輕生命,更包含謊言與不公,片中不時對照一憚攭x和將軍仍能優雅用餐,吃喝不缺;士兵殺進敵人壕溝,第一時間是把能吃的放進嘴堙A形成L烈對比。另外有一幕保羅還未成為戰爭機器,跟敵軍埋身肉搏,因為害怕,以軍刀喪插對方至奄奄一息,此時他才醒過來,想為對方急救,卻返魂乏術,那是跟槍火殺敵的不同感受,而最後他也在相近的情G下喪命。
500人試鏡選中男主角
導演愛德華伯格曾在美國留學及工作,執導過《絕命毒師》拜仁康斯頓(Bryan Cranston)主演的劇集《法官大人》。他受訪時自言看了很多英美電影,不乏反戰題材,觀點卻跟德國人很不一樣。他指英美從法西斯主義拯救了歐洲大陸,士兵身心受傷回國後都會被看成英雄。伯格稱德國人完全相反,對於戰爭只有罪疚、恐懼及破壞,而且難以卸責,戰爭堥S有英雄。伯格表示拍攝《西》片時沒法預知俄烏之戰,但這題材好像永遠不老,現在正是合適時間上映。
扮演保羅的菲力斯甘瑪拉(Felix Kammerer)是奧地利劇場演員,毫無電影經驗,伯格稱是監製太太向他推薦的,感覺他的臉很古典,而且有種純真。由於原著小說很出名,電影又拍過兩次,伯格不希望觀撕儱s版的保羅有任何偏見,所以又另外跟500名年輕演員試鏡,每次都邀請菲力斯回來試戲,發現他一次比一次更貼近角色,所以最終敲定他主演。片中除了扮演埃茨伯爾格的《快樂的謊言》丹尼爾布爾(Daniel Bruhl)較著名外,飾演卡特的《系統破壞者》阿伯切特舒克(Albrecht Schuch),在德國亦有名氣,片中表現亮眼,伯格看好他可憑此片進軍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