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反擊暫撫鷹派 學者:反顯無能為力
侵烏俄軍近月在戰場頻頻失利,令俄羅斯總統普京面對愈來愈大的壓力,防長紹伊古和軍隊高層更成為眾矢之的,國內鷹派一直敦促加強攻勢。上周六克里米亞大橋爆炸成為普京和俄軍「紓壓」的機會,在俄軍以報復為名轟炸烏克蘭多座城鎮後,一些鷹派人物紛紛表態「收貨」。但有分析認為,普京此舉儘管旨在示人以強,但改變不了俄軍的劣勢,反而更突顯軍方在戰場上無能為力,只能依靠狂轟濫炸。
梅德韋傑夫:目標盡玼Q政治體制
在周一大轟炸後,部分對俄軍批評最嚴苛的俄羅斯鷹派人物宣稱,俄軍終於「交到貨」。曾多次狠批俄軍高層無能的車臣領導人卡迪羅夫(Ramzan Kadyrov)表示如今「100%開心」,更諷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需要「逃跑」了。被視為政府主要鷹派人物之一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前總統梅德韋傑夫則宣稱,這場轟炸只是「演了第一集,還會有其他和進一步的(動作)」,他又堅稱烏克蘭由「納粹政治體制」統治,直接威脅俄羅斯,因此建議未來行動目標為「完全瓦解烏克蘭政治體制」。
莫斯科社會及經濟科學院政治哲學教授尤丁(Greg Yudin)向《紐約時報》指出,俄羅斯國內強硬派一直推動升級戰爭,以真正暴力的手段令烏方害怕而屈服,而克里米亞大橋爆炸案令克宮別無選擇,只能升級對烏攻勢。
曾任普京文膽的俄羅斯政治分析家加利亞莫夫(Abbas Gallyamov)同意周一的大轟炸攸關國內政治多於軍事意義,指普京是藉此向管治階層展示他仍能勝任,亦證明軍隊仍有戰鬥力。但他質疑普京是在打賭俄羅斯精英和公眾會認為行動屬展示力量的信號,而非戰場敗象已呈下的掙扎。他說:「這項回應原本旨在展示力量,實際上顯出無能為力,軍隊沒有其他事可以做。」
(紐約時報/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