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海外醫生 狀元:做好自己不怕競爭
【明報專訊】政府修例放寬引入海外醫生,醫管局亦有意招攬大灣區醫生。6名有興趣攻讀醫科的文憑試狀元,當中有人認為本港醫療人手不足,引入非本地醫生能紓緩公營醫療壓力,亦有人擔心與非本地醫生在語言及合作上會遇到問題,但相信透過溝通最終能解決。
《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通過,將來會有約100間認可院校的非本地培訓醫生畢業後來港工作5年可免試註冊。被問到措施有否影響讀醫的決心,皇仁書院麥顥邦認為讀醫是個人選擇,不會因而受影響,會盡量慢慢適應,「始終這個轉變要繼續的話,需要自己調節面對」。
建議當局處理公院人才流失問題
至於會否加劇競爭,喇沙書院張殷碩不認同引入海外醫生會對本地醫生造成特別大的競爭,因只有認可院校畢業生才合資格,並非大量海外醫生來港執業,相信「只要做好自己,水平達至百尺竿頭,仍可在競爭下勝出」。協恩中學周愷彤建議當局長遠應處理公立醫院長期人才流失的問題。培正中學焦采溢亦期望當局加強公私營協作,以解決人手及資源分配不均問題。
港醫用英文 憂語言上障礙
早前獲認可的頭50間院校包括上海復旦大學,而醫管局亦將推行「大灣區醫生交流計劃」。伊利沙伯中學謝承臻認為香港是國家一部分,融入國家發展是無可避免。他說香港醫療系統大多以英文為主,而內地則以中文為主,擔心溝通上會有問題,盼能與內地醫生有更好銜接。英皇書院甘仲軒就認為,內地醫生未必熟悉香港本地文化和風土病,在語言上亦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礙,但相信他們來港後會積極融入,再配合長期培訓及學習,問題不大。
(DSE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