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警告各國勿囤積猴痘疫苗
下周決定是否升級「國際公衛緊急事件」
世界衛生組織(WHO)歐洲區主任克魯格表示,歐洲仍然是猴痘的爆發熱點。他同時提醒各國不要囤積猴痘疫苗,否則對遏制疫情帶來反效果。世衛稱正在建立疫苗分享機制,以協助各國遏制猴痘傳播,預料有關籌備工作會在數周內完成。世衛也將決定是否將猴痘列為最高級別的「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又稱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世衛歐洲區主任克魯格表示:「現時未有需要,亦毋須建議展開大規模(猴痘疫苗)接種,在接觸病毒前後進行針對性疫苗接種,對包括醫護人員的病人接觸者有好處,但我們已見到有人開始搶購及儲存疫苗。這種『以我為先』的方式,只會帶來破壞性後果。」
有世衛官員表示,留意到有報告指,科學家在部分猴痘病人的精液發現猴痘病毒基因,顯示猴痘可經過性接觸傳播。
世衛正研究相關資料,但重申猴痘主要傳播方式仍然是密切接觸。
世衛:猴痘將改名去歧視
另外,世界衛生組織又表示,由於現時「猴痘」名稱帶有歧視性和污名化之嫌,該組織決定停用有關名稱,並會盡快公布新名字。
WHO將於下周四(23日)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是否將猴痘列為最高級別的「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又稱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WHO透過發言人表示,目前「猴痘」(monkeypox)的名稱不符合WHO建議避免使用地理區域和動物名稱的指南,以免造成冒犯。此外,世衛認為媒體及公眾常將這種病毒與「非洲」掛u不僅不準確,且具有歧視性和污名化。
有團體之前已警告過猴痘污名化的問題,非洲外國記者協會上月下旬就曾要求西方傳媒停止使用黑人的照片來突出有關猴痘的報道。30名科學家上周聯署呼籲應將「猴痘」病毒及其引發的症狀名稱,取一個「非歧視性和非污名化的新名稱」。由科學家提出的其中一個新名稱為「hMPXV」,但WHO尚未認可。WHO總幹事譚德塞表示,組織正與科學家及合作伙伴討論猴痘的新名稱,在有結果後會盡快公布。
中國衛健委發布診療指南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網站,猴痘於1958年首先在研究用的猴子族群中兩次爆發,因而得名,但近年在非洲爆發的野外猴痘疫情,大多在鼠類中出現。
另外,今年全球有39個國家及地區通報超過1600宗猴痘個案。中國大陸未有個案,但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昨發布《猴痘診療指南(2022年版)》,指出病毒經黏膜和破損的皮膚侵入人體,也可通過飛沫傳播。
WHO將在下周四召開緊急會議,到時科學家和專家們會分享對於猴痘疫情的看法,最終將由譚德塞決定是否將其列為PHEIC。譚德塞說,猴痘爆發情G不尋常,令人關注,是時候考慮加強應對。
PHEIC是WHO的最高級別警告,自WHO創立以來,僅曾將豬流感、伊波拉病毒、寨卡病毒、小兒麻痺症和新冠病毒列入PHEIC,而目前豬流感、伊波拉和寨卡病毒都已被除名。
(BBC/法新社/路透社/CDC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