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訐用詞具侵略性 學者歸咎特朗普效應
今次澳洲大選政黨領袖間的攻訐用詞變得甚具侵略性,如總理莫里森曾形容工黨國會議員為「滿洲候選人」。悉尼大學高級政策研究員兼作家布賴恩特(Nick Bryant)周一(16日)於《大西洋》期刊(The Atlantic)撰文,歸咎澳洲政壇受「特朗普效應」等民粹主義影響,認為美國政治文化的負面價值正「污染澳洲民主」。
布賴恩特稱莫里森過往多次說謊,又製造政治噱頭攻擊政敵,其一例子是去年法國總統馬克龍因澳洲取消與該國的潛艇合約而指莫里森欺騙他,莫里森則指相關抨擊「是詆譭所有澳洲人,而非詆譭我」。布賴恩特直指莫里森仿傚特朗普支持者扭曲真相等行為,把澳洲政治帶進「黑暗地帶」。此外,澳洲聯合黨(UAP)主席、富商帕爾默(Clive Palmer)更直接模仿特朗普的競選手勢與口號,以「讓澳洲偉大」(Make Australia Great)作宣傳。維多利亞省支持嚴厲抗疫政策的議員亦曾遭受反封城者的強姦恐嚇甚至死亡威脅,反封城和疫苗人士示威時亦曾經對墨爾本「神聖」地標戰爭紀念館小便。布賴恩特慨嘆種種民粹行為正侵害澳洲結合英美優點的民主體制。
34%華人稱曾受種族歧視
另外,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上月初發表最新報告,指有34%澳洲華人表示「曾受到了差別對待或不太受尊重的待遇」,數字雖然比去年同類報告微跌3個百分點,但研究員徐元敬(Jennifer Hsu)指這「仍是一個問題」,反映新冠疫情爆發加深澳洲對華裔的歧視持續。(《大西洋》期刊/S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