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獎粵語致謝 感激港人支持 英詩摘冠港生籲多讀港詩
【明報專訊】由港人學習英文發音的經驗,引伸至這城正經歷的移民潮,英國劍橋大學經濟學19歲香港學生葉晉瑋憑英詩作品《擦音》(Fricatives),日前摘下英國國家詩詞比賽(National Poetry Competition)冠軍,成為歷來最年輕得主。他於英國時間周二(5日)晚上出席頒獎活動,以廣東話發表感言,談及香港常被稱作「文化沙漠」,認為說法不公平,鼓勵港人多看本土詩人作品。
對港被指「文化沙漠」感不公
主辦英國國家詩詞比賽的The Poetry Society周二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頒獎活動。葉晉瑋對獲獎感榮幸,又稱知道不少港人在香港時間昨天(6日)凌晨約3時收看直播,所以特意以廣東話發表感言,感激港人支持和聽他讀詩。葉又說,不少人常說香港是「文化沙漠」,但他認為此說對香港創作者「有少少不公平」,又指香港有很多出色詩人、作家、藝術家,「我鼓勵大家,如對這首詩有一種迴響的話,不妨看看在香港其他用中文或英文寫作的詩人,相信你都可能有一種迴響」。
《擦音》一詩開首,以老師提醒學生「three」和「free」讀音有別,利用港人難以克服的「f」和「th」發音為切入點,引伸至殖民、種族、移民等主題。葉晉瑋早前受訪稱,本港正經歷最大規模的移民潮,然而並非每名港人都可移居外地,故其作品蘊含「倖存者內疚」(survivor guilt)元素。
評審之一、英國詩人David Constantine亦在頒獎活動上說,今屆比賽徵集到不同風格、不同題材及來自不同地方的詩人作品,使他大開眼界。
英國國家詩詞比賽自1978年起舉行,至今逾40年歷史,今屆比賽有來自100個國家、共7000多名詩人參與,徵集到逾1.6萬篇作品。主辦方The Poetry Society表示,今屆冠亞季得主的詩作將刊於新一期The Poetry Review;新一屆比賽下月開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