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專題:港女孩當灣區擺渡人 「不需優待只要平等」
【明報專訊】Que Sera Sera,香港女孩陳沅彤喜歡這首歌,原於中山大學畢業後想繼續深造,因緣際會下從事青年服務工作;從當年小學妹得前輩指點,到今日化身灣區「擺渡人」鼓勵後輩到灣區發展,幾年成長路,誠如曲意Whatever will be, will be。在灣區發展,她認為男女無差別:「我們(港澳青年)要的不是優勢待遇,不管是性別上還是區域上,只要給我們同等待遇,不論男女都會有機會找到自己前景。」
沅彤是順其自然的女孩,不過這不等於隨波逐流,雖從求學到就業難免遇上轉角,但轉了個彎,每一階段都能找到方向。畢業於傳統名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經獨立招生升讀廣州中山大學法學院,不是沒想過海外升學,但考慮到家庭負擔,而且中學時去內地遊學,印象有了改觀,覺得回內地升學也是不錯選擇。
升學廣州語文碰壁
「不適應是人生必經階段」
首次離開父母「當然會緊張,什麼都要靠自己」,沅彤大學生活一開始便遇到問題,「我的普通話超級普通,聽不懂老師普通話,又不會拼音。人家電腦用拼音打筆記,我用手寫輸入法」。為協助她,室友「體貼」地送拼音辭典給她做生日禮物,又不斷糾正其發音。在港念英文中學的她亦習慣中英夾雜,「不知用中文怎樣表達,很自然會說英語」,笑說「雖然同學不介意,但其實他們也不明白我的英文是什麼意思」。不過這些溝通難題沒打擊到她,現在其普通話已不再普通:「其實所謂不適應,只不過是人生必經階段。」而且她發現在灣區升學也有好處,就是可周末偷偷回港慶祝父親生日,給他驚喜,「如果遠一點要坐飛機,就不容易說走便走」。
4年大學生涯後,沅彤一心想修讀法學研究生,惟當時法學院以疫情為由不招港澳台生。想過轉校,碰巧港府去年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看到有職位十分適合自己,「覺得與其轉校投入新環境,不如給一年半時間沉澱自己,想想日後方向」。去年6月,沅彤獲聘任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助理研究員、內地港澳青年學生之家項目副經理,一方面從事包括法律相關的課題研究,另一方面從事大灣區升學諮詢等青年及社區服務。她喜歡現在崗位:「在工作中幫到人,成就感比起只是完成一個項目完全不一樣。」
一年半合約轉眼過半,年底沅彤又再次面對深造和就業的選擇,這次她「十五十六」了,「未來幾年會愈來愈多人到大灣區升學就業創業,需要的諮詢與幫助會更多」,深感這份工作適合自己,令她有點難取捨。
政策毋須刻意助女性 「幫到就好」
轉變環境非易事,切身體會過的沅彤認同,「來灣區」3個字看似簡單,背後卻要有很大勇氣,因要放下香港眼前一切,又怕來到要面對很多問題,因此她在大灣區升學和工作的經驗,正可給予後來者借鏡,就如中國作家張嘉佳的短篇小說《擺渡人》:所謂「擺渡人」,就是引導、幫助、開導他人,為他們解決問題,減少不必要痛苦,順利走到目的地。
沒有刻意經營卻自然撐起連接粵港的小船,正如坐船不問男女,在沅彤眼中,港青到灣區面對的挑戰也不以性別分。「其實很多問題不分性別都會遇到,不論男女來灣區都要學懂獨立;同樣地不論男女,只要肯踏出第一步,也會找到很多發展空間。」
從政策層面,沅彤認為兩地政府「能幫到香港青年就好」,不需刻意專門援助女性,舉例「現在港澳青年可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在同一個系統,你填內地身分證,我填回鄉證,一樣可以報名。其實不需要特別優待,只需要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