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引入「智能水機」 更衛生鼓勵自攜樽
【明報專訊】為鼓勵市民自備水樽,政府場地已停售1公升或以下的塑膠樽裝水,另增設飲水機,但在新冠疫情下,大部分飲水機已停用。隨茠韘~智能飲水機愈趨成熟,政府計劃增加智能飲水機數目,首批160部最快今年內投入服務。與沿用多年、需以人手操作的飲水機比較,環保署指智能飲水機採用免觸控斟水設計、可記錄並顯示飲水機運作數據,以便適時安排維修保養,確保食水安全,加強公眾對飲水機的信心。有環團指過去政府鼓勵市民自備水樽一直流於口號,支援不足,促引入新一代智能飲水機,挽回市民對使用飲水機的信心,做到源頭減廢。
明報記者 馬耀森
環保署今年2月招標採購約160部智能飲水機,將設置於政府室內及室外場地,按標書內容,合約最快今年5月開始,為期5年。合約列明,智能飲水機採用免觸控斟水設計,可記錄飲水機出水量,以及配置隱藏出水口等;飲水機以食水喉管為水源,濾水裝置須符合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NSF)認證,可過濾並去除重金屬鉛等。
160部最快今年設於政府場地
環保署回覆查詢稱,為鼓勵市民培養自備水樽的生活文化,以減少消耗塑膠樽裝水,從而在源頭減廢,政府一直多管齊下推出不同措施,政府場地設置的自動售賣機自2018年起已逐步停售1公升或以下的塑膠樽裝水,現時逾九成場地已落實停售,餘下將陸續透過更新合約,落實停售。
免觸式斟水 實時監察保安全
署方指出,近年政府場地增設飲水機,2019年至今加設500部,由以往2700部增至約3200部。智能飲水機可記錄並顯示飲水機運作數據,包括用水量,將透過中央管理系統,承辦商可實時監察及遙控運作,以便適時安排維修保養,確保食水安全;飲水機及所需的供水設備均會按照水務署指引及《水務設施條例》等法例要求,並經水務署審批後才安裝使用;飲水機設有濾芯及紫外光消毒設備,以確保衛生。
環團倡增設水機 方便斟水帶動風氣
資料顯示,2019年全港棄置約106公噸塑膠飲料容器,約相等於15.5億個,當中逾九成是以聚脂纖維塑膠(簡稱PET)製造,回收率不足1%。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說,「政府鼓勵市民自備水樽多年,但流於口號,背後支援不足,故自備水樽文化一直未成氣候」。他認為,政府要有策略地在本港不同地點增設飲水設施,例如港鐵站,方便市民斟水,「市民甚至唔使嬰篿磥竷X街,只需帶備水樽,去到邊都有得斟水,自然會形成自備水樽的風氣」。他說,政府要有決心扭轉浪費膠樽的風氣,不能太擔心會有商業壓力,而跨部門應互相協調,以便在不同場所,甚至在街上安裝飲水機。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