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專題:港式資產提升 領展灣區闖名堂

[2022.02.28] 發表
2019年收購的領展中心城(前稱新怡景商業中心)是領展在內地首個資產提升項目,透過調整佈局及業態定位提升價值。圖為中心城翻新前後。(領展提供、網上圖片)
領展近年積極在內地收購資產,其中又以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投資項目組合數量最多。圖為2017年領展買下的領展購物廣場.廣州。(領展提供)
霍業生
領展中國內地南區項目總經理張慧思
領展租務(香港)及資產管理(中國內地)總監霍業生指出,有了在內地進行資產提升的經驗,以後物色項目會更多選擇。圖為領展下一個擬翻新的廣州商場太陽新天地。(陳子凌攝)

【明報專訊】自2015年起,領展(0823)將投資目光從香港擴展到內地及海外,過去3年更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先後收購及入股兩個商場和兩個物流項目,連同2017年買下的廣州領展購物廣場.廣州(收購前稱西城都薈),領展於大灣區投資的項目佔全國數量最高。為進一步提高灣區資產價值,領展亦參照香港做法,將灣區項目作資產提升,亦誠如領展租務(香港)及資產管理(中國內地)總監霍業生所言,當累積了經驗與團隊,日後考察內地新投資項目會更有信心,選擇也更豐富。

明報記者 陳子凌

2019年2月,領展斥66億元(人民幣,下同)收購深圳市福田區的商場項目新怡景商業中心,與其他項目收購後的小修小改不同,領展花了一年多翻新項目,改名領展中心城,今年1月16日以煥然一新的新形象正式示人(見另稿)。

作為公司在內地第一個資產提升項目,霍業生指出,原先的商場已有10多年歷史,設施開始老舊,故除了空間佈局、業態定位等資產提升外,亦順便翻新外觀及基礎設施,「就好像你穿著一件舊衫,現在我們把它重新設計成一件更合潮流的新衫」。

內地投資9項目 灣區佔5

截至去年底,領展於內地共有9個投資項目,其中僅去年便先後斥32億元收購廣州市天河區的太陽新天地購物中心,以及以7.54億元收購東莞市和佛山市兩個現代物流物業的75%股權,令其於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投資項目達到5個,於內地投資組合中數量佔比最高。隨蚖漅i中心城完成了資產提升,霍業生稱下一步擬對太陽新天地作資產提升改造。

不過,領展並非每個大灣區或其他內地項目都會做資產提升,主要還是看值不值得。霍業生解釋,最重要是看收購的項目能否透過資產提升增加價值,提高回報,「例如2017年收購的荔灣領展購物廣場.廣州(收購前稱西城都薈),基本改動不大,只是對天花、廁所、設施等等進行翻新,不會像領展中心城那樣局部停業,改頭換貌」。至於太陽新天地,「收購前已覺得有提升空間,因為商場本身有間百貨公司早幾年前已撤出,令商場有18萬呎的空間可以進行提升工程,而且商場外的露天空間也可一起提升,就有為項目增值的可行性」。霍業生又說,為項目增值也有增加競爭力的目的存在,「廣州很多新商場其實很漂亮,不去將項目升級,市場競爭會落後於人」。

港項目主打民生 內地定位中高檔

隨茪漲a項目的豐富,領展近年亦陸續將商場冠以「領展」之名,建立起品牌知名度,但若說單純挾港資之名及翻新一下商場就等於打響內地知名度,霍業生則不同意。他說,內地經營商場的,既不乏內資亦不缺港資,「領展於2015年才進軍內地發展,與香港定位不同,香港是主打社區、民生項目,內地投資的商場則茩城炾鴢標性,定位中高檔的項目,雖說兩者定位不同,但好處是營運模式其實一脈相承,例如服務標準、管理系統都可以引入內地經營的項目上,又例如我們已在香港90個商場做資產提升工程,規模有大有細,所累積的很多經驗,像是局部開業等等,都可以套用在內地項目上」。

買項目兼買內地團隊 免水土不服

然而,霍業生指出,若將香港經驗百分百套用到內地,很可能水土不服,「例如內地做商場工程與香港不同,雖然設計、顧問等範疇一樣,但實際操作、規劃報批、法律法規始終不同,公司層面上要適應及累積經驗」。因此進軍內地之初,領展也在調整。「絕對需要調整,領展初入內地時,負責內地項目的同事不多,所以往往會把目標項目的團隊也一併收購,引入人才。此外,我們於2019年策劃,並於2020年初在上海成立內地區域營運總部,為公司於北上廣深的項目提供更多人才和支持,這在疫情期間,對領展的項目及同事的支援都很重要。」

可以說,領展建立品牌、擴展內地市場,靠的是港資經驗加上內地專才的內外結合,同時在過去7年間培育建立團隊,打好發展基礎。事實上,領展中心城的資產提升之所以如此受重視,因作為領展首個內地資產提升項目,「隨荈等塈髡芋A我們團隊有了實際操作的經驗」,霍業生直言,領展作為房託基金,收購項目首務是要能幫助派息,「以前只會考慮買穩定的項目,因資產提升是要投入資金、資源和時間,不是立即有回報,但現在我們的團隊知道怎樣在內地做好資產提升,這份經驗能讓公司在考察新投資項目時會更有信心,可考慮的項目會更豐富,多了很多機會」。

提升內地項目價值更有信心的同時,霍業生還認為,領展之所以有能力立足灣區,「一方面領展擁有近1萬香港租戶,當中不少港資企業於南中國亦有營運,大家一起在灣區發展、共同成長是很理所當然的,例如我們在廣州的商場內也有不少原本就是領展租戶的港資品牌,如譚仔、大家樂、太興、屈臣氏、百佳,這些是我們在大灣區營運商場時,可以應用到的資源優勢」,但他強調,優勢不是因為港資,而是因彼此熟悉,知道來自香港的商場營運者在日常管理及規範方面的循規蹈矩,尊重合約精神,「這些才算是優勢,會較獲租戶認同,覺得跟領展合作是開心的」。

不同城市不同消費特點 需緊貼社媒

領展中國內地南區項目總經理張慧思亦稱,大灣區的語言、文化相通,例如去年「大灣區哥哥」的流行,體現了文化共融,這讓領展在市場推廣打「香港牌」時佔了優勢,可利用這類文化交流做策劃、搞活動。張慧思亦指出,從數據反映,大灣區市民收入及消費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領展非常看好未來消費潛力,不過大灣區很大,「就算深圳和廣州已是很不同的消費群體,深圳外地人口多,以年輕消費群為主;廣州是相對傳統的城市,本地人口及平均年齡不一,以大灣區哥哥為例,放在深圳未必有廣州那麼同聲同氣及火爆」。她還說,就算同一城市,不同區域的消費特點亦大不相同,「例如荔灣是老城區,而領展購物廣場.廣州的周圍有旅遊景點,可以做遊客及長輩生意,所以商場內的中式酒樓很受歡迎;太陽新天地位於天河區商業地段,顧客就會以白領及中高消費群為主,因此我們也要細緻分析在不同區域的不同消費習慣」。張慧思所說的就是緊貼市場,而要留意最新市場資訊,最近流行熱點,「一定要關注不同的社交平台,微信、抖音、小紅書,要不停留意」。

購滬商廈粵工廈 分散投資

近年內地推動夜經濟刺激內需,去年12月領展便響應廣州市政府組織的夜經濟活動,以領展購物廣場.廣州作為荔灣主會場舉辦「YOUNG城YEAH市夜間消費節」。張慧思說,夜經濟會是未來大灣區消費一大方向及主題,領展肯定會有意向舉辦不同的相關主題活動。

領展去年亦收購了大灣區的物流物業大部分股權,這也是貫徹了領展自2015年後「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的投資策略。霍業生解釋,當年已思考是否繼續只做香港零售、商業、停車場,「是好安全,增長也不錯,但要追求更多增長空間,就要走出香港」,故從投資區域看,領展現時於內地及海外均有投資項目;從資產類別看,也要思考「是否繼續買傳統的物業,有無需要增加不同類別,令投資回報更穩健」,故領展於內地首個投資項目是上海的寫字樓物業,去年入股物流物業,也是符合資產類別多元化的一步。

早期專注北上廣深 今看長珠三角

霍業生補充,領展的資產分佈是香港佔約70%、內地20%、海外10%,目前看來內地及海外還有收購空間,「也不會只看特定類型的資產,會從投資價值及空間考量,好像去年我們在香港也買了工業物流項目」。至於大灣區的發展藍圖,他表示,早期領展是以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為基礎,「現在會拉闊一些範圍,例如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又例如以廣深作基礎的珠三角」。他又透露,目前有關注大灣區不同內地城市的合適項目,但未有任何定案。

正如霍業生所言,領展耕耘內地7年,累積了經驗與團隊,建立了知名度及擁有良好的租客關係,都有利於公司在大灣區物色更多新投資機會,以及獲得更多的合作邀請。這幾年環球經濟波動,霍業生認為是尋找優質投資的機會,也有些內房「敲門」打算強強聯手,「但無論怎樣」,他強調:「領展收購新項目有一個最根本的要求,不能因為這項收購而令每個基金單位的派送減少,因為作為基金單位管理人,所做的投資是應該令基金單位有幫助,這是領展投資的出發點。」

更多港聞
中央廚房智能化  20工人可日產1萬飯盒5000湯水
【明報專訊】除了中式醬料之外,以往香港很少出口食品。因為面積、產能、成本競爭力所限,大部分業者只能做到應付本地需求。其實,借助智能生產線,可... 詳情
【明報專訊】生產力促進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表示,生產力局近年已完成及正在進行中和食品及飲品相關智能生產線項目共14個,所有項目廠房都設於香港... 詳情
尊子漫畫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詳情
【Emily】HKTVmall邀食肆做自取點  每單賺30元  保證每日75訂單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下各界都展現互助精神。因應最新社交距離措施,餐飲業處所經營困難,香港科技探索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王維基噚日鐪acebook... 詳情
【明報專訊】烏克蘭局勢持續緊張,美國及歐盟多國前日決定加碼制裁俄羅斯,將俄羅斯嚜行剔出全球支付系統SWIFT。行政會議成員、資深大律師湯家...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