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銀:全球近9700萬人因疫情陷極端貧困

[2022.02.06] 發表

疫情主要衝擊體弱長者,但根據美國聯邦機構推算,不在正常預期之內死者當中,有約14萬人是25到54歲「黃金年齡」就業人口。截至去年12月底,約19.25萬名18歲以下兒童,因疫情失去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對基層及少數族裔的影響尤為嚴重。社會學家可能需要多年時間才能充分評估疫情對社會帶來的影響。

世界銀行估計,全球接近9700萬人因疫情大流行而陷入極端貧困。自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以來,環球經濟面臨供應鏈中斷、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以及勞動力市場供求失衡等挑戰。為應對這些困難的局面,多國政府增加支出,以應付高昂的醫療開支,提供失業援助,並幫助企業生存。

各國政府為此承擔了更多債務,全球政府的債務增長速度是二次大戰以來最高。以美國為例,截至今年1月底,未償還的美國公共債務總值首次突破30萬億美元大關,較2020年1月底、疫情尚未衝擊美國經濟前的水平,增加近7萬億美元,反映疫情期間聯邦政府舉債大增。

彼得森基金會(Peter G. Peterson Foundation)指出,美國公債突破30萬億美元是危險的信號,由於歷屆政府沒有量入為出,使政府財政長期存在結構問題,疫情只是令問題惡化。該基金會預計,美國聯邦政府未來10年單是債務利息支出便超過5萬億美元。到2051年,相關開支更佔聯邦收入一半。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早前表示,美國公債水平尚未處於不可持續的水平,但「正踏上一條不可持續的道路」,這意味債務增長速度,明顯快於經濟增長,他呼籲應盡快解決此問題。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世界經濟展望》提供的政府債務與GDP比率數據,美國公債相當於GDP的比率達133.3%,比率是全球第12高。位列首三名的日本、蘇丹和希臘,公債相當於GDP的比率更超過200%。

世銀發表一項研究表明,債務與GDP比率長期保持在77%以上的國家,往往經歷經濟放緩。新冠疫情加劇了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一直醞釀的債務危機。IMF一份報告顯示,至少100個國家在債務壓力下,將不得不減少在衛生、教育和社會保障方面支出;約有30個發展中國家在償付債務方面遇到很大困難。

更多國際要聞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