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運收緊 醫局:藥物供應正常 密切監察
【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早前預告,收緊機組人員檢疫或影響空運藥物等物品。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指出,本港大部分藥物來自海外,包括化療藥及抗生素等,暫時未有藥物受貨運問題影響供應,他又稱雖然本港代理商一般有一年存貨,惟建議加大存量以備不時之需。醫管局昨日表示藥物存量及供應正常,會密切監察情况。
藥劑師倡供應商加大存量
學者:化療藥停4周 理論上影響不大
瑪麗醫院肝膽胰外科主任張丹圖表示,未有聽聞藥物或手術用品供應緊張,稱不少手術器材,如針線及內窺鏡導管等來自美國或日本等地,但由本港代理商負責供應,並非逐次補給,多屬批量入貨,暫未見供應短缺,相信問題不大。
港大醫學院臨牀腫瘤學系臨牀副教授林嘉安表示,本港化療藥多來自歐美及內地,未聽聞供應受阻,一旦斷貨,患者停藥2至4周內理論上影響不大,過往有化療藥供應不足,曾用其他藥物替代,除非同類產品停止供應,否則應足以應付。另有公院腫瘤科醫生表示,經驗上若特定藥物供應緊張,藥房會於兩至三周前通知前線醫生安排。
崔俊明指出,本港大部分藥物來自海外,現時本地藥物供應商及分銷商一般會有約一至兩年存貨,暫時未有藥物受影響。他認為,最需要注意的是應急類藥物如急症室用藥,供應受阻或影響生死,建議供應商加大貨存量,如增半年儲備,以免影響治療。
醫管局表示,公立醫院藥物和醫療物資分別採購自本地及海外供應商,目前存量及供應正常,個人防護裝備則有足夠6個月使用的庫存量,發言人指知悉空運可能受影響,會密切監察庫存,確保供應穩定。
(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