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假至成真」矽谷潛規則受批判
《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出,Theranos案是對矽谷初創企業「弄假直至成真」(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文化的審判。「弄假直至成真」被視為矽谷創業潛規則,有分析指雖然Theranos創辦人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被捕,但「弄假直至成真」文化依然存在,或為下一宗Theranos案埋下伏線。
霍姆斯「賣夢」說服投資者
所謂的「弄假直至成真」,意指先吹噓意念以吸引資本,直至實現目標。霍姆斯正是這「矽谷潛規則」的奉行者。「弄假直至成真」條件之一是推銷者要有說服投資者相信其夢想的能力,霍姆斯確實予人信心滿滿的印象,亦善於兜售其「革新診斷法」夢想。
在矽谷,欺詐與奉行「弄假直至成真」規律只有一線之差,對投資者來說,分清騙徒和革新者是永恆的難題。
高科技風險投資資本家麥克納米(Roger McNamee)指出,Theranos案預警矽谷出現獎勵促銷員和壞蛋的文化轉移。他指出,矽谷盛行的保密和說謊文化,令Theranos的技術得以在未經分析下蒙混過關。
保密文化成掩蓋醜聞煙幕
在矽谷,知識產權受到嚴密保護,但保密文化也可以成為掩蓋醜聞的煙幕,尤其當員工和投資者也不懂或了解不到技術細節之時,Theranos就是一例,每當記者、投資者、政治人問起其滴血驗病技術時,Theranos只答是秘密,不能詳加解釋。
初創企業界因不想員工帶着意念蟬過別枝,故也流行保密協議(NDA),不過矽谷的保密文化不利「吹哨者」。Theranos倒閉後,前員工面臨龐大壓力要收回負面的公開言論或保持緘默。法律團體Foxglove的克賴德(Cori Crider)說這情况在矽容並不罕見,指企業會用恐嚇手段令員工自以為無權提出合法議題。
霍姆斯被捕後,「弄假直至成真」、保密文化、NDA等矽谷文化仍在。這種模式既可能繼續孕育高價值兼具創意的企業,但亦可構成下一宗Theranos案的要素。(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