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胸成直線 承托舒適
好枕頭夾睡姿 #得「正」

[2021.12.13] 發表
記憶棉枕頭 特點:承托力較好,回彈較慢,可按頭部施予的壓力調節高度 注意:市面上產品多配搭波浪設計,每人體型不一,未必適合所有用家
人造纖維枕 特點:蓬鬆度可媲美羽絨,價錢相宜,多為經典麵包形,用家可按睡眠習慣「搓圓撳扁」注意:使用一段時間後蓬鬆度會下降,使用前宜拍鬆
球形 條狀
鄭淑麗
梁禮恒
胡存孝
毛巾填空隙 試枕頭時先調校合適高度,再用毛巾填滿後頸空隙,將手掌放入後頸與枕頭之間,如果沒有空位就是最合適。
波浪形 使用波浪形的枕頭時,頸椎應放在較高那邊,填補頭與頸之間的空隙,但每個人的體型不同,難以一個尺寸適合所有人。
合適高度 最適合的枕頭高度是讓頭、頸、胸成一直線。
增脊骨壓力 枕頭過高、過低會增加脊骨壓力,容易落枕、關節錯位,甚至手麻痹。

很多人家中都有兩三個甚至更多枕頭,不是貪靚貪新鮮,而是試來試去都找不到一個合適的!長期睡在不合適的枕頭上,輕則影響睡眠質素,無法讓身體徹底休息,嚴重可能導致#捩頸(落枕)、關節錯位,甚至手麻痹!

市面上枕頭款式五花八門,有人體工學枕、止鼾枕、羽絨枕等,它們的形狀、枕芯物料各異,價錢亦很懸殊,怎樣才能找到一個跟你「夾」的枕頭呢?

走入百貨公司,不同形狀、大小、高度、軟硬、承托力的枕頭列陣,讓人眼花撩亂。寢室用品公司董事總經理鄭淑麗售賣寢具17年,她指選一個好枕頭的原則很簡單:「最重要舒服!」枕頭舒適與否,受枕芯物料、形狀、高度等因素影響,要揀到合適枕頭,自然裏裏外外都要細心挑選。

記憶棉:回彈慢 承托力較佳

市場上常見的枕頭物料大致分為4類,包括記憶棉(memory foam)、人造纖維(polyester)、乳膠(latex),以及其他天然物料,例如羽絨、木棉、油柑葉等。

記憶棉又稱太空棉,是近年常見的枕芯物料,它富有彈性,回彈慢。Cherry寢室用品產品培訓專員李建邦指出,很多人以為記憶棉記住頭形後就不會改變,他解釋它只是緩緩地下沉和回彈,好處是可以按照睡姿施予的壓力,調節高度,為頸部提供一定承托。

人造纖維:蓬鬆度媲美羽絨 價錢相宜

人造纖維枕頭款式較多,蓬鬆度高,價格較為相宜。#品家族第三代、本地品牌 Re Pillow Co.創辦人梁禮恒自行研發的枕頭,其枕芯都是使用人造纖維,「一般枕頭想做到羽絨枕的質感,但又不想如此高成本,可以透過調節人造纖維的粗幼、形狀,達到類似效果」。

人造纖維物料的形狀,會影響枕頭的承托力和蓬鬆度,梁禮恒舉例,條狀物料蓬鬆度十足,睡在上面感覺很軟熟,惟回彈力較差,長期受壓後容易變扁;球形、管道中空形狀的物料彈性較高,用力按下會如彈弓回彈,但纖維尺寸相對較大,未必能如條狀般提供貼服感覺,生產商會因應想達到的效果而選擇使用單一或者混合兩種形狀。

乳膠:用料天然 不易變形

乳膠從橡膠樹的汁液提取,它的彈性和承托力出色,而且不易變形,乳膠枕常見那一排排氣孔有助物料透氣。有些家長會因為乳膠屬天然物料,而特意購入讓兒童使用,但梁禮恒提醒,如果乳膠枕標榜具其他功能如有記憶特性,可能是混合物料,需留意乳膠比例,如果追求天然枕頭就未必適合。

天然物料:缺彈性 睡前宜「拍鬆」

天然物料種類很多,除了蓬鬆度較高的羽絨和木棉外,另有一些以功能作賣點的草本物料,如薰衣草寧神、油柑葉清涼,但它們柔軟度一般較低。天然物料常見問題是缺乏彈性,使用一段時間後較易「變實」,睡前或起#後建議拍鬆枕頭,否則容易落枕。

枕頭抽濕保乾爽 每周洗枕袋

枕頭長時間貼#我們的臉部,難免藏有皮屑、皮脂、汗水等,惟大部分枕頭質料都不適宜直接清洗。李建邦建議消費者按照枕頭生產商的指示清潔枕頭,大約一星期清洗一次枕頭袋;亦可用抽濕機為枕頭抽濕,保持乾爽衛生。當傳出異味,或者舒適度不如前,睡醒後頸梗膊痛,這情况1星期出現2、3天,就應該換枕頭,一般枕頭2至5年應更換。

毛巾填滿後頸空隙 免#捩頸手麻痹

選擇好枕頭,除了需要感覺舒服,另一重要指標就是在睡眠時身體維持正常的生理弧度,即頭、頸、胸椎、腰椎成一直線。香港物理治療學會會員、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高級臨#導師胡存孝說:「何謂一個適合的枕頭?基本上就是可以維持一個正中姿勢,將脊骨受的壓力減至最低。」如果枕頭不合適,可能導致肌肉繃緊、落枕、關節錯位,還有可能令神經線受壓,影響臂神經叢,導致手麻痹!

仰睡較扁 側睡較厚

不論仰睡或側睡,頭、頸、肩都要接觸到枕頭,填補躺下時頭與頸之間的空隙。一般而言,仰睡的枕頭較扁平,而側睡的枕頭則需較厚身,因側睡時頭至肩的空隙較大,需較高物料填補空位。

至於枕芯物料,他指只有一個要求,就是變形後可回復原狀,否則每次都要將枕頭調至合適高度,非常不便,因此羽絨、油柑葉、茶葉、木棉等缺乏彈性的物料就不太合適。

枕頭形狀多元,哪種較好?波浪設計的人體工學枕近年流行,胡存孝認為波浪可填補頭與頸之間的空隙,「但問題是不可能沒有尺寸之分,枕頭的厚薄也有很大影響,不會一個枕頭適合所有人」。有些產品為了迎合同時有仰睡和側睡習慣的用家,將枕頭設計成中間低兩邊高,即中間讓人仰睡,兩邊讓人側睡。

他指除非枕頭很大,否則睡側邊時容易滾回中間,那就無法讓身體維持直線。

麵包枕是最經典的枕頭形狀,通常內裏填塞棉花或人造纖維,胡存孝認為其好處是無固定形狀,可以依據個人習慣「搓圓撳扁」。

枕頭如同#褥般,都是很個人的物品,需根據自己的體型、睡姿而選擇,切忌人買我買。

換新枕頭前,胡存孝建議別急#棄置舊枕頭,可用它來找出適合自己的枕頭高度,

並以常用睡姿測試。

第1步:調校高度

以仰睡作例,先準備一疊毛巾,逐條加在枕頭底下,如沒不適可加多一條,直至頭、頸、胸成一直線。

第2步:填滿後枕與頸之間空位

捲起毛巾或用長條形頸枕,塞滿後頸空隙,然後將手掌放入後頸與枕頭之間,如果沒有空位就最合適,可將毛巾攝入枕頭袋,以免移位;側睡亦是使用同一方法。

牀褥影響枕頭最佳高度

量度好枕頭高度之後,是否就可以此準則購買?胡存孝指很難單以枕頭高度作準,因為#褥的軟硬度都有影響,若#褥較軟,側睡時肩膀會陷入#褥,相對較硬的#褥,枕頭所需的高度會低一點。他認為購買前要回想在家試枕頭時的感覺,所有枕頭除了要在現場試一次,最好可以在自家#褥試用一星期,部分枕頭品牌容許顧客在家試用一段時間就最理想。

更多冬日手冊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