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close up:填海工程影響海洋生態

[2021.12.09] 發表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左一)正向團友講解「明日大嶼」計劃的發展範圍和生態導賞。
漁護署2021年8月公布中華白海豚監察報告,發現在本港水域出沒的中華白海豚,於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只有37條,大嶼山東北連續6年無錄得任何白海豚。

【明報專訊】港府於2018年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建議填海建造約1700公頃的多個人工島,以紓緩土地及房屋短缺問題。「與海洋為友工作小組」由多名關注海洋的個人及團體組成,包括香港海豚保育學會等組織。他們早前與藝術團隊「畫下洁v聯合舉辦「東大嶼寫生團」活動,畫家們在船上以東大嶼水域內不同島嶼的風景和事物寫生,並由工作小組的成員講解填海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答: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

.問:通通識

問:為什麼會舉辦「東大嶼寫生團」活動?

答:在陸上生活的我們,未必能明白海上發展是什麼一回事。我們相信親身感受過後,能增加人們保護環境的動力,活動帶領一眾畫家到東大嶼水域,讓他們能親眼看看島嶼的景色,以及了解不同島嶼的生態價值。相信欣賞畫作的人,也能如參加活動的畫家一樣,感受東大嶼的不同面貌,並能帶出保育環境的信息。

問:你認為政府在考慮填海發展時,需考慮哪些因素?

答:我認為政府首先需要評估海洋的生態環境能否承受填海工程,包括評估有關工程的規模會否過大,甚至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如評估後,海洋生態仍健全,能維持海豚和其他海洋生物的數量,可以考慮較小規模的填海工程;另外需要顧及發展頻率,假如整體發展規劃過於頻密,海洋便難以復原,如2016年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樑建成後,機場第三條跑道緊接動工,這段期間石鼓洲再有填海工程,數年後可能有大規模的「明日大嶼」填海計劃,一浪接一浪的發展,使海洋恢復能力下降。

問:是否完全不能作填海發展呢?

答:我們並非完全否決填海這種發展方式,主要關切海洋能否恢復原來狀態,以東涌東填海擴展新市鎮為例,考慮到填海規模不算太大,而且是填補機場旁邊「凹」形地理環境,因此沒完全反對填海工程,僅擔心工程船會從四方八面進出海豚棲息地,故建議工程船在大小磨刀海岸公園設單一路線出入,最後環境諮詢委員會接納我們的意見。

問:為什麼不希望發展大、小交椅洲附近水域?

答:目前大、小交椅洲的生態資料十分少,該處水域的海洋生態及魚獲資源數據久未更新,加上該處水流急,水質污濁,重新研究生態資料需要花數年時間,所以我們建議應先取得更多生態資料後才考慮發展。

問:你認為政府可如何平衡城市發展和生態保育?

答:我們認為填海為海洋帶來永久傷害,因此認為政府宜先運用陸地上的空間和方案,最後才考慮填海。如一些環保團體推薦政府優先收回棕地發展住屋,政府亦可茪滼B理房屋空置等問題,以釋放更多住屋空間。

◆知識增益

「明日大嶼」填海被指邊界資料欠奉

土拓署2021年11月提交「明日大嶼」環評研究工程項目簡介,分「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工程」、「交椅洲人工島發展」及「香港島至大嶼山東北連接路」3部分,稱總填海面積1000公頃,料提供約15萬至26萬伙住宅,居住約40萬至70萬人。政府稱視乎法定程序,填海工程暫定2026/27年度展開,首階段填海暫定2029/30年度完成,目標首批2033/34年度入伙,並稱填海工程將分數階段進行,首批人口入伙後仍繼續填海。

政府文件未交代交椅洲人工島的填海邊界,僅展示填海水域範圍,「屬暫定性質及只作指示之用」,又表示填海不會佔用現有島嶼,包括交椅洲、小交椅洲、坪洲及周公島。綠色和平項目主任陳可淳表示,政府過去大型填海計劃如機場三跑人工島,都會在文件交代初步規劃方案及填海邊界,批評明日大嶼計劃基本資料欠奉,難科學地分析工程對環境的累積影響。

文:陳威諾

圖:畫下洁B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通通識 第735期]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