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煮文化:臘腸人生
【明報專訊】秋冬寒風至,吃臘味是常事。商家爭相宣傳、推廣優惠,務求搶得「頭啖湯」。今年宣傳率先「打響頭炮」的,要數到用動畫來銷售臘腸的品牌,故事談及陪伴大家成長的卡通豬,真的已經長大成「人」,還辭職去尋找自我,途中結識到女伴,過上快樂的日子。好景是否有延續下去,見仁見智,一對戀「豬」踏上雪山,滾地浪漫一番;然後風格一轉,雪地變白飯,情侶對視,默默不語,化作一孖臘腸。
卡通豬變臘腸 是悲是喜?
廣告惹來很大迴響,支持、反對的朋友各有原因,宣傳當然愈多人知道愈好,即使評價好壞參半,總比寂寂無聞要好得多。不過當你看到臘腸蒸熟,想起一同成長的卡通豬,斷斷切開,大啖咀嚼的時候,是開心是傷感,還是「百般滋味在心頭」?
筆者跟卡通豬沒太多心靈連繫,也沒有將角色當成朋友,所以即使廣告「畫公仔畫出腸」,也無減我對臘腸的喜愛。豬肉做成臘腸,沒有任何問題,只是豬變成了人形,臘腸依然是臘腸,配搭起來的故事,意義就更為複雜。廣告告訴我們,跳出營營役役的生活吧,出走找尋埋沒已久的自我,活得舒適,迎接緣分,登高挑戰,放眼遠望。但原來種種累積,都只為一刻躺平,含笑與愛人雙雙變成臘腸,結局毫不浪漫。或者廣告就是想呈現現實的殘酷,即使你如何努力、怎樣活出真我,最終都是活在別人的安排之中,成為其他人的「盤中飧」。這樣對人生的無力,對未來的命定,才是最可悲的地方。電影金句有說:「做人如果無夢想,同條鹹魚有咩分別呀?」但原來做人有夢想,都只不過是條臘腸,結局早已決定,只好乖乖接受宿命。
「臘月」製臘味 食之有時
人生無定,飲食有時。古時科技未及現時發達,臘味要靠秋風吹乾,生曬也要看溫度和濕度,太熱太濕,肉會腐壞變質。粵語有云「秋風起,食臘味」,因為正合氣候季節。古時早有類似的說法,將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趁天冷風寒,製作臘製、醃製的食物,作為儲糧,備用來祭祀。《大理縣志》提到:「十二月初八日,嘗臘鴨粥。月內春前,家戶爭忙製醬醢、作粉餌、造醴酒、浸酸菜、醃臘肉臘腸,皆趁臘水,以其不霉變而味佳。」常見臘鴨配米飯,近期要茪漈掑@試臘鴨煲粥,味道想必不錯。有說臘月的水較凍,細菌較少,用來製作各式醬菜、酒餅、肉腸,能存放不壞的時間較長。
點煲仔飯,我要選喜歡的臘味,臘腸、臘鴨、a腸、臘肉,每次的配搭都可能不一樣。做人也可以不一樣,只要忠於自己,勇敢承擔,當一條鹹魚,變一孖臘腸,同樣能活出真我,跳出他人圈定的框框。
■作者簡介
蕭欣浩
「蕭博士文化工作室」創辦人、大學講師、作家,曾任法國餐廳廚師。專研語言文字、飲食文學及文化,著有《解構滋味: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 、 《流動香港飲食誌》和《屋h尋味記》 。
文:蕭欣浩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5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