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耕重建生境 引鄰區「倖存魚」復育 米魚荔枝窩「重生」
【明報專訊】體型細小的香港原生魚類「米魚」(弓背青?),昔日與稻田共生,但隨茈輕銋A業式微,數量不斷減少,加上早年當局從外地引入食蚊魚,幾乎令米魚滅種,部分地點已絕[。隨茠韘~吹起復育與復耕風,米魚3年前透過「移民」找回安居之所,長春社伙拍港大,經過基因分析揀選了鎖羅盤的米魚,將這種小魚兒重新引入荔枝窩,並開枝散葉,令受威脅的物種可繼續在香港繁衍後代,亦有助平衡生態,以及與農耕活動並存。
明報記者 馬耀森
俗稱「米魚」的本地原生淡水魚「弓背青?」,昔日常見於農田旁邊水道及儲水池,尤其是稻田,以水堛瘧污和蚊子幼蟲等食物維生。米魚體型細小,成年米魚身體只有約4厘米長,魚身呈淡黃色,在水中並不突出。由於農業式微,米魚生境大幅縮減,加上政府早年引入外來物種食蚊魚治蚊,但後來食蚊魚大量繁殖,又與本地物種競爭食物,威脅米魚生存機會,導致數量驟減,引發滅種危機。
農業式微兼政府引入食蚊魚 致滅種危機
長春社與香港鄉郊基金於荔枝窩推動復耕,當中於2018年試驗在當地重新引入米魚,為期3年的計劃剛於9月底完成。長春社保育經理吳英嬋表示,荔枝窩昔日種植稻米,後來農田荒廢,近年復耕後已見不到米魚蹤影,故計劃在當地復育米魚。為重新建構適合米魚棲息的生境,研究團隊於農田水道較上游位置,將一幅約30平方米的濕地挖深並闢作儲水池,作為引入米魚的「源頭」。
吳英嬋解釋,將米魚引入較上游位置,而不是將魚在不同地點「野放」,是希望牠們先適應一個地點的環境,然後自然擴散,例如隨水池連接的水道,游到下游各處,或在雨季下雨時隨水流擴散到附近河溪,「是牠們自己選擇落腳的位置」,顯示適合在該生境生活。
引入220條今變數千 大部分水道見蹤影
復育米魚計劃首階段剛完結,米魚數量亦已從最初約200條增至現時數千條,棲息範圍由「源頭」的儲水池至現時荔枝窩復耕的農田大部分水道均見蹤影,吳英嬋認為已成功重新引入。
參與復育計劃的淡水生態學者、港大生物科學學院研究員蘇英健表示,荔枝窩復耕初期不見米魚,相信已絕[當地,但本港個別地方如新界東北的鎖羅盤、三椏村,大嶼山的大蠔、二澳等地仍有米魚蹤[。中大曾分析不同地點的米魚基因,發現荔枝窩附近鎖羅盤的米魚基因與其他群組分別較大,估計鎖羅盤與荔枝窩的米魚基因較接近,故決定將鎖羅盤的米魚重新引入荔枝窩,「又可以買個保險,以免鎖羅盤的米魚出事,就會全軍覆沒」。
蘇英健表示,計劃前期在鎖羅盤捕捉數十條米魚,並於實驗室繁殖,2017年秋季分階段將220條米魚置於多個經改裝的膠箱內,並將膠箱浮於儲水池的水面,池水可經膠箱改裝的小孔進入,令米魚有如置身於自然環境,不受其他物種影響,並觀察牠們是否適應野外環境;經過首個冬季,發現整體存活率達91%,效果理想,故2018年將米魚釋放到池中,任由牠們隨水漂流到下游水道及河溪,之後一直監察分佈及數量。
吃藻助淨化水源 證生態農耕可並存
米魚重現荔枝窩,除令原生物種重新引入,對生態及農耕活動亦有意義。蘇英健稱,每種物種在生態環境都扮演茩垠n角色,以米魚而言,雖然體型細小,但進食藻類的習性有助淨化水源,對農耕默默貢獻。吳英嬋則稱,復育米魚反映生態與農耕活動可並存,故團隊會要求當地農夫在清理河道雜草時不要太徹底,否則令米魚沒地方匿藏,而當地農耕者只要彈性調動農業操作,就可令本地原生物種如米魚有多一點生存空間。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