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勇:開門一半時間沒戴罩 機場酒店患者戴「自私」口罩傳染對面房
【明報專訊】富豪機場酒店上周兩名同層男子先後確診N501Y變種新冠病毒,病毒基因排序相同,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昨日調查發現,先確診的印度籍男子戴氣閥口罩,噴出病毒未被過濾,開門時更有一半時間沒戴口罩,且房外空氣流動不足致病毒停留,料帶病毒空氣經擾流效應流出走廊導致斜對面房男子感染。他奉勸市民尤其外國返港者勿用「自私」氣閥口罩,應改用外科口罩。
疑被傳染的62歲中國籍男子(第12,404宗)本月10日由加拿大抵港後入住富豪機場酒店5111號房檢疫。36歲印度籍男子(第12,388宗)翌日由南非抵港,入住同層斜對面5112號房,他檢疫第3日、本月13日檢測呈陽性,病毒數值為18,即病毒量高。5日後即11月18日,62歲男子在檢疫第9日亦呈陽性,病毒數值為19至20。
兩人本月11至14日同時入住,亦驗出N501Y變種病毒株,衛生防護中心上周五隨即與機電署及屋宇署調查,在兩人房間及走廊共用位置抽取87個環境樣本,25個呈陽性,來自兩房間例如梳化、枱櫈、洗手間渠道,走廊樣本則呈陰性。
氣閥罩不能過濾噴出空氣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晚視察後表示,相信源頭為5112號房,該男病人戴氣閥口罩,「是幾自私的口罩」,噴出的空氣不能被過濾,以致透過空氣將病毒噴出,尤其當他開門取餐或倒垃圾,可令帶病毒空氣由房間散播到走廊。袁說患者承認開門時一半時間沒戴口罩,5111號房住客則有戴口罩。
袁指出,有關檢疫房間屬負壓,但仍有三分之一空氣因擾流效應流出走廊,且涉事兩房外空氣「非常靜止,無咩移動」,意味帶病毒空氣會逗留非常長時間,加上該層有150間房,卻僅有兩部空氣清新機。他雖不排除其他可能,但相信經物件、接觸傳播機率很低,有理由相信是經空氣傳播。
袁國勇勸所有人勿用氣閥口罩,尤其外地返港者,海關、衛生署及酒店職員見人用氣閥口罩,應要求換上外科口罩。他又建議酒店加強鮮風供應,涉事酒店事後已增加,機電署建議在該層6處增空氣清新機。他說該酒店需改善房間空氣抽送,酒店1999年落成,要求可能較低,現每秒空氣抽送只有10至11公升,未及目前法例要求的每秒18公升。
涉事走廊28住客 21人已返社區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相信本月11日至14日有傳播,其間涉事走廊共28名住客,7人仍在檢疫,21人已返社區,已聯絡他們檢測。中心要求涉事兩房左右3間房、共12間房的住客,由最後一日逗留酒店起計額外強制檢疫14日。
本港昨新增3宗輸入個案,均驗出L452R變種病毒株,包括菲律賓及印尼抵港的外傭,分別已打兩針復必泰或一針強生疫苗。美國抵港的23歲男病人因潛伏期曾住愉景灣旭暉閣,大廈前晚被圍封強制檢測,沒發現確診。
(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