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揭fb內部研究:1/8用戶認為fb對生活影響負面
美國《華爾街日報》上周五(5日)引述多份文件報道,社交平台facebook(fb)曾進行研究,推算全部逾29億個用戶中,有12.5%、即相當於超過3.6億用戶認為,fb影響他們睡眠、工作、育兒以至人際關係。該項研究顯示,fb用戶認為對比其他同樣尋求用戶上線的主流社交平台,fb造成的「有問題的使用」(即一般理解的「網絡成癮」)情况更嚴重。研究團隊曾提出改善建議,fb亦回應傳媒稱正制定措施處理「有問題的使用」以至心理健康等攸關用戶福祉的狀况。
報道指,fb數年前展開研究,探討使用社交平台對人們日常生活的潛在負面影響,目標為減少在其平台所發現愈來愈多的有害行為。負責團隊發現,部分用戶無法控制在fb上花費的時間,令生活出現問題,如經常查看fb影響工作生產力、熬夜瀏覽fb,甚至有父母關注fb多於照顧子女或跟子女建立關係。惟研究人員認為這並非臨牀意義上的成癮,不像賭博及濫藥般影響大腦,調查結果也未能確認因果關係存在。
有參與fb調查的22歲女子表示,自己除洗澡外,每分每秒都在使用fb,形容自己失去時間概念。《華爾街》則引述一名40歲女子的自白,她指自己不斷檢查帖文、統計回應和讚好數目,每日在fb花8小時以上是等閒事,形容大腦被fb佔據。
部分改善建議獲fb採納
根據去年3月對內公布的研究團隊數據顯示,有12.5%用戶受上述問題影響。該團隊曾提出改善建議,部分獲fb採納,如加設功能鼓勵人們暫時「唞一唞」,去年3月亦推出安靜模式,讓用戶可以選擇關掉大部分推送通知。該研究團隊2019年底被解散。(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