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客愛走崎嶇路 40人砍樹救墮壁者耗22小時
【明報專訊】疫情下未能旅遊,不少人選擇行山,但意外頻生。截至8月底,消防處今年接獲660宗攀山拯救事故,較去年同期342宗上升九成,當中涉及401名傷者和7名死者。消防處稱,市民喜愛挑戰難行山路,而獨自行山或在社交媒體與陌生人組團,導致意外頻生,曾有搜救長達22小時。
行山求援升九成
鳳凰山是香港第二高山峰,部分路段陡峭,吸引登山者挑戰。今年5月初1男4女從大嶼山塘福出發往鳳凰山南天門。當中一名男子途經密林,攀爬5米高直壁時墮下,膝蓋受傷。
消防隊目(攀山拯救專隊支援隊)胡誌恆稱,當局黃昏接報後派大澳攀山拯救專隊救援,但傷者掉落石澗150米下,地形複雜,救援人員需斬掉十幾棵樹,3.5小時後才能接觸事主。高空拯救隊人員先用繩索系統將傷者運到安全位置,再由飛行服務隊將其移離。意外地點與地面相距約2000呎,潮濕與大霧不利直升機飛行,救援人員候至翌日早上8點才將傷者搬下山。
消防:多人上山始問路線
消防處高級消防隊長(攀山拯救專隊支援隊)張天瑜說,救援行動歷時22小時,共40人參與。部分路段有一定難度,加上救援裝備重,人員較易疲勞,「有時我們都想盡快拯救事主,但無奈市民走非山段路線,要花很多時間才可以找到事主」。漁護署郊野公園護理主任(教育)陳靜嫻稱,很多攀山者「路在口邊」,即上山才問途人路線或信網上推介,導致意外。
網上組團能力參差易失散
另外,社交媒體現有登山群組,曾有素未謀面的人組團往以六角石柱奇觀著稱的破邊洲。消防處7月接報有4人受困,張天瑜稱拯救隊到場後只聞其聲不見其影,及後利用游繩和飛行服務隊找到事主位置救出3人。第四名求助者因拯救時間太長,已自行跳海並由舢舨救起。張稱四人互不相識,事前透過群組成團,事發後互相未能掌握位置。
民安隊特遣部隊行動及訓練主任劉卓然說,若成員能力參差會容易失散,建議除避免獨自行山,網上組團亦應留意成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