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閥政治是自民黨總裁選舉的關鍵嗎?
9月4日,日本首相菅義偉突然宣布退出自民黨總裁選舉,震動全國。
就在數月之前,不少日本政治的觀察家認為,菅義偉政府至少是一個能維持兩年的中長期政權,理由是菅首相得到黨內主流細田派、麻生派以及二階派的支持,地位穩固。然而菅義偉的意外退選,令這一預測大跌眼鏡,原因何在?同樣,面對即將到來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不少分析依然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民黨內的派閥政治,忙於計算哪一個候選人得到最多派閥的支持,然而,這樣的分析方法是否恰當?
派閥政治自小泉時代已式微
日本政治的遊戲規則,在1994年已出現根本變化。當年,日本選舉制度改為在強勢的眾議院實施小選區(300席)和比例代表並行制(180席)。小選舉區制度,即一個選區只容許一人當選。這一變化,決定性地改變了自民黨總裁(首相)、派閥和黨員三者之間的權力遊戲規則。
首先是提名權。在過去,黨總裁雖然掌握提名權,但由於實施中選舉區制,派閥推薦的候選人即使得不到黨總裁提名也能當選。然而,在只容許一人當選的小選舉區制下,沒有總裁提名,黨員當選機會甚微。其次,是資金。1994年政治獻金法案改革出爐,限制個人或派閥籌集政治資金,同時加強以政黨為單位的資金援助,令手上握有提名大權的總裁地位進一步提升。正是出於爭取當選或連任的政治利益,這一制度令黨員轉向更偏重黨總裁的意向,黨總裁和一般黨員利益直接掛u,逐步擺脫傳統派閥政治的影響。在這一制度背景下,內閣支持率成為首相(黨總裁)政治生存的關鍵。首相的支持率愈高,直接有利於國會選舉,黨內的支持就愈多。反之,如果支持度下滑,黨內議員會傾向判斷首相無力帶領政黨在選舉中勝出,首相(黨總裁)的執政基本盤勢必堪憂。
小選區制籌集資金 提升黨總裁地位
把這一新遊戲規則發揮得爐火純青的是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在2001年至2006年間,小泉深明自身勢力在自民黨內人數不足,於是通過「郵政民營化」和「參拜靖國神社」等賣點政策推高自身的的內閣支持率,令精英政治層面(elite politics)的國會議員體認到只有小泉才能令他們在國會選舉中當選,令黨內主流的橋本派在黨內大幅萎縮,也令自民黨在2005年眾議院大選中大獲全勝。在安倍時代,尤其在2012年第二次執政以來,由於「安倍經濟學」的提出,安倍的內閣支持率也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使得黨內基本上很難出現挑戰者,因為自民黨國會議員普遍認為,只有安倍才能令他們不斷當選。
黨員更關心誰可令自己當選
作為安倍的繼任人,菅義偉顯然沒有那麼幸運。早在2020年12月,自民黨內就在討論菅義偉究竟還能維持多久。據《日本經濟新聞》12月28日公布的民調顯示,菅義偉內閣的支持率為42%,比之前民調下跌16個百分點,過去半年,這一趨勢隨虓s冠疫情的惡化每G愈下。在這樣的背景下,按照之前提到的制度邏輯,自民黨國會議員,尤其是年輕議員,普遍認為在菅義偉的領導下難以在2021年秋的眾議院大選中勝選,從而成為本次菅義偉退選的根本原因。
河野太郎支持者來自跨派閥
按照這一黨員和首相之間的利益關係分析,而不是傳統的黨內派閥政治分析,即將到來的自民黨總裁選舉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態勢。9月11日,日本朝日電視台政治記者在接受訪問時表示,自民黨內各大派閥舉行內部會議討論總裁選舉,但沒有一派就支持哪個候選人達成內部共識。也就是說,各個派閥成員極可能實施自主投票,選出最有可能令他們在兩個月後國會選舉中當選的自民黨新總裁。
嗅覺敏銳的日本政治記者還發現,打算支持行政改革大臣河野太郎的自民黨員,來自包括細田派,麻生派,石原派等背景完全不同的派閥,可見跨派閥投票的趨勢已經成形,派閥領袖已難以控制黨員的投票意向。面對即將到來的眾議院選舉,一場關乎議員們生死存亡的合縱連橫正在自民黨基層醞釀,恐將一舉改變過往的日本政治生態。
張望 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教養學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