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160公頃棕地未納發展 為破壞濕地開路
【明報專訊】社會時有聲音需優先發展棕地,綠色和平及本土研究社的最新研究發現,政府選定12幅可發展的棕地群,鄰近最少約160公頃棕地具發展潛力,但被定義為「分散」及「難以發展」等而未納研究,兩組織建議政府修正12個棕地選址範圍,並持續更新棕地數據。
政府早前全盤接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報告建議,包括短中期發展110公頃棕地,規劃署早前完成「新界棕地使用及作業現G研究」,兩階段研究建議選取12組適合發展公營房屋的棕地群,涵蓋47公頃,距離建議目標不足一半。綠色和平及本研社透過公開資料守則,取得被列為短期內難以克服限制、非常分散並夾雜於已發展用地之間及可繼續容納棕地作業的約316公頃棕地具體位置,連同實地考察及民間棕地數據,保守估計該12個棕地選址外500米範圍,有約160公頃棕地可新增納入研究,以地積比3.6倍估算,料可多建約5萬個單位。
政府在沙江圍南及西面一帶選取約5公頃棕地研究發展,本研社研究員周藹銓指,毗鄰約40公頃棕地被當局列為「短期內難以克服其發展局限」,現作貨倉、露天儲物、貨櫃車場,但該處鄰近洪水橋新發展區,發展潛力將因新發展區落成而增加,認為當局誤估棕地發展潛力及收地規模。
另外在屏山北、屏葵路約11公頃棕地選址,本研社稱,鄰近約32公頃棕地未納研究,部分地塊比現時選址更接近港鐵天水圍站,最大一幅達8.3公頃,但當局未具體交代其發展困難。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陳可淳批評,政府發展棕地「開鱄蚗Y」,但未再交代餘下642公頃棕地發展去向,反而強推明日大嶼及提議發展濕地緩衝區,「不斷打大自然主意」,籲今屆政府在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善用及全面規劃棕地。
無交代642公頃去向 籲施政規劃
規劃署回覆查詢表示,除了該12組棕地群,早前檢視的450公頃具較高發展潛力棕地中,部分已納入政府其他規劃研究或私人發展項目,第二階段所檢視的290公頃棕地中,62公頃已經或將涵蓋其他研究、正規劃的項目或已規劃作發展用途的地帶內,但署方稱,會繼續留意可長遠釋放這些棕地發展潛力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