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有常識:分辨假資訊
【明報專訊】別人告訴你的事,你會在未經查證下全盤接收嗎?有沒有想過可能是虛假資訊?在美國,有研究指大部分美國人都高估了自己分辨假新聞的能力,而愈自信者分享假資訊的可能愈大呢!
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今年5月31日刊登一篇由猶他大學傳播學教授萊昂斯(Ben Lyons)領導的研究報告,研究團隊以8285名美國人接受測試,研究民眾對假資訊及網站的辨別能力,結果九成測試者認為自己分辨真假新聞標題的能力較平均好,約四分三人高估自己的能力。
研究團隊指出,過分自信能辨識假新聞的人,愈容易瀏覽不可信的網站,而且難以分辨事件的真假說法,他們更樂意在社交平台「讚好」或分享錯誤內容,尤其是他們感覺那些資訊與自己的政治立場相符時。結果反映令人擔憂的現象,即是分辨假新聞能力最差者,自我警覺的程度也最低,他們更易散播假信息。
【節錄自〈美研究:愈自信者愈易分享假新聞〉,《明報》,2021.6.2】
■新聞概念
假資訊、散播假信息
虛假資訊(disinformation),根據歐盟委員會網頁,是指刻意、有動機地製造虛假或誤導他人的資訊,以取得經濟利益或有意誤導公眾;而錯誤發布資訊(misinformation)則並非有意誤導,而是發放消息的人相信資訊真確而錯誤發布。
●知多點
應對假資訊的方法
虛假資訊怎分辨?別人說的話要怎樣才知可不可信呢?世界各地有不少方法應對,將下列1-3適當填進 A - C 空格內。
1. 事實查證(fact-checking)
2.提高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
3.快速通訊計劃(rapid communications plan)
應對假資訊方法:
A.______
通過快速的回應、澄清,令虛假資訊停止散播
B.______
接收資訊後,針對資訊內容查證,例如找出發放資訊的來源(誰發放的?相關人士或機構是否可靠?),或確認內容的真偽
C.______
使用各媒體接收或轉發資訊時,需要負責任地先經過細讀、查證、判斷
■想一想
你會細讀資訊的內容及仔細思考嗎?為什麼?
■今日明報新聞(港聞、中國、國際)。有效期30日:bit.ly/38oGWoK
文:鄭惠霞
[常識天下 第2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