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朝鮮赴清使節 稱處文化夾縫如港人
【明報專訊】細看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羅樂然的書櫃,可見不少朝鮮書籍。他尤其熱中研究清朝時被派去北京任外交使節的朝鮮燕行使,他們以邊緣人身分處於兩種文化之間。羅樂然除借助研究燕行使了解中國文化傳承外,更漸漸覺得燕行使就像香港人。
部分鄙視滿人 部分接受清規則
在大學讀中韓關係史時,羅樂然才知道有朝鮮燕行使,他們處於兩種文化之間,部分人鄙視清朝,覺得滿人不如朝鮮仍穿闊大袖明朝服飾那麼「正統」,卻屈於當時形勢要與清保持外交,「有時他們覺得中國建築宏偉但非常野蠻」,他們借助與中國對比搜索自己的身分,「人與人交流,很多時並非是理解相同的人,很多時是透過相異,才可再重新發現自己」。
在羅樂然眼中燕行使就像香港人,香港人自覺講粵語、寫繁體字,與內地不同,同時與內地關係不太融洽,如同古時燕行使要到北京朝貢,仍會私下寫文章批評清朝,有些燕行使甚至堅持反清復明,有些覺得北京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不應拘泥過去、向前展望,有些縱不喜歡滿人但仍接受規則,「真是愈講愈像香港」。至於有燕行使向清朝獻媚嗎?他笑言沒有,但有些翻譯官會有類似行為。
藉韓國新加坡 了解「身分」塑造
除研究韓國,羅樂然2015年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攻讀人文學院博士,自此對新加坡文化感興趣,「我落機那天就是新加坡50周年國慶」。他說新加坡的大學中文系是參照以前的香港大學中文系,同樣不分文史哲;新加坡有一座全球保存得最完整的虎豹別墅,但虎豹別墅是香港的記憶;香港有很多熟食中心,新加坡則更為熟食中心的「小販文化」申請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新加坡作為一個小國,如何既要鞏固多元,亦做很多保育及教育工作,令大家感受到新加坡人身分。」羅樂然始終關注「身分」這議題,而香港學者與中國或台灣學者不同,研究中國歷史較願意用新的目光看;他自己亦不斷透過比較尋找自己。他今年底將到韓國學中央研究院做訪問學人一個月,屆時未知能否發掘到更多資料與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