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教授指復常後需時適應
戴口罩勤洗手遙距工作 疫後短期變常態

[2021.06.28] 發表
有學者認為﹐即使防疫措施逐步解除﹐但市民在疫情中養成的習慣﹐在短期內都不會改變。

【明報專訊】疫情減退﹐安省逐步重開﹐但有學者認為﹐即使防疫措施逐步解除﹐但市民在疫情中養成的習慣如戴口罩﹑勤洗手﹑網上開工作會議等﹐在短期內都不會改變。

多倫多大學市場及心理學系教授Sam Maglio表示﹐在疫情期間﹐市民的一些行為被迫改變﹐本來相當困難。但政府定出規矩或規定﹐如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等﹐要市民遵守﹐反令他們相對容易接納。

Maglio表示﹐市民在疫後會否維持一些防疫的習慣﹐較難預測。不過﹐頗肯定的是﹐個別在疫情期間的慣常行為﹐如遙距工作﹑在家做運動等﹐因為有減省交通時間及金錢的好處﹐故市民較有機會在疫後繼續保持這類行為。

長達18個月的疫情﹐令市民最初被迫做的一些事情﹐變成習以為常﹐戴口罩及外出回家後馬上洗手便是其一。

他說﹕「戴口罩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當有朝一日﹐市民再不用被強制要求戴口罩﹐恐怕部分人會覺得沒有口罩就等於裸露人前。」

當生活回復正常後﹐市民亦需要重新適應﹐可能也會有一種兀突的感覺。

臨牀心理學家Melanie Badali則認為﹐對於某些人來說﹐出門前戴口罩只是常規﹐即有此行為時要想一想﹐真正的習慣則是不假思索﹐順手拈來。當然﹐有些常規動作可變成習慣﹐尤其是這些動作為個人帶來好處。

她說﹕「記憶系統對需要長時間來適應一些習慣﹐他日亦比較難改變。」

Badali解釋﹐習慣就好像預先設定了的自動駕駛模式﹐須有意識地將轉換。不過﹐如公眾防疫措施改變﹐市民的習慣亦可隨之而轉變。

當防疫措施逐漸解除﹐部分人不再戴口罩﹐又或與公車上與陌生人靠得很近﹐可能因此而感到焦慮。如遇到這情況﹐Badali建議使用認知行為治療法來減輕恐懼及焦慮。

她覺得人應過着有選擇的生活﹐不要每每被情緒控制﹐有需要時便遵守防疫措施﹐當限制解除﹐亦可隨心所欲地過活。

更多要聞二
負笈加國海外學生難題 簽證積壓須隔離航班減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在全球各地的爆發,令赴加拿大留學的海外學生面臨重重障礙,包括申請簽證的個案積壓、疫苗供應的短缺、抵加後的隔離措施以及赴加... 詳情
抗體可持續多久仍不清楚 需否接種疫苗加強劑 傳染病學者稱無定論
【明報專訊】加拿大目前正在加快接種第2劑疫苗的步伐﹐但一些學者已經在考慮是否需要作為加強型的第3劑。不過﹐迄今的研究仍未會為回答這個問題提供...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