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擬降至12歲 有望暑假前展開 可經學校安排 專家料不易推高接種率

[2021.05.20] 發表
本港現已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人口不足兩成,據了解,政府正積極考慮把接種年齡降至12歲,盼在暑假前開始為學生打針。(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美加及新加坡已准許12至15歲兒童接種BioNTech(復必泰)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據了解,港府正積極考慮把接種年齡降至12歲,盼在暑假前開始為學生打針。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成員劉宇隆稱,本港學生大規模打針後,能全面恢復全日制面授課程,但他認為「要感動香港人相信這(打針)是眾人之事非個人之事」,才可真正推高接種率,相信有難度。

徐德義:9月非接種「死線」 料非打不到復必泰

政府上月宣布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運作至9月底,副食物及衛生局長徐德義昨日稱,9月不是「死線」,只是接種中心停止運作,「相信不是全港其他場地都打不到復必泰,因為可能有其他場地可打到復必泰……到時如有其他考慮,有什麼場地再提供(復必泰),我們可以容後再公布」。他又說,政府任何時候都會向適當的人群提供足夠疫苗。徐德義說,留意到美國等已批准12至15歲者接種BioNTech,政府已向藥廠索取資料,收到後會交給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審批。

消息稱正研美16歲以下數據 學生接種方法未定

據了解,政府正積極考慮把接種年齡降至12歲,盼在暑假前展開,學生可經學校安排接種。了解政府的消息人士表示,政府正研究美國有關16歲以下打針數據,另正向歐洲方面取數據;當局預計最理想推出時間為年終考試後至暑假前,即避免影響考試,也可經學校安排接種,其中方案可考慮由校巴接學生到接種中心、派外展隊到校,或學生自行到中心打針,最終方法未定。

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正研究中學生接種新冠疫苗,該系講座教授劉宇隆說,目標每種針招募125人,現共約130名中學生參與,當中約100人選打BioNTech,並有36人已打首針,另約30人選科興,料7月有部分成效和安全數據。

劉宇隆:降年齡視乎藥廠何時交數據

劉又表示,下調接種年齡的瓶頸在於藥廠何時提交年輕人接種數據和有關申請,BioNTech會先處理大市場如美國;科興方面,他稱上月獲悉該廠的3至18歲接種者數據只有數百人,該廠盼有逾千人數據才提交。劉續稱,若港大早過藥廠準備好數據,可能會參考港大數據作決定。

「香港會不會降低接種年齡?一定會,只係幾時黻暋D,等於香港如果去唔到群體免疫,會唔會再爆第五波?肯定會啦,係幾時黻暋D之嘛!」劉宇隆說,台灣疫情顯示即使逾200天無本地確診都無用,反映建群體免疫屏障的重要。他指近年到校打流感針後,接種率逐年升,建議可用相同模式到校打新冠疫苗。

家校會盼自願 校長冀可到校打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方奕展說,倘將接種年齡降至12歲,盼學生可選擇打針與否。他說作為家長最關心疫苗對學生的影響,若專家評估為安全,當局又採自願形式,他歡迎下調年齡;而到校打針對家長而言較方便。

中學校長戴德正認為,若學生坐校巴到鄰近接種中心,校方需派員隨隊,當局派外展隊到校打針更好。至於學校有否「谷針」壓力,戴說若當局不要求湊夠學生人數才派外展隊,加上學生可自願參與,他認為學校沒壓力。

美復必泰研究 12至15歲100%有效

BioNTech起初因應臨H研究訂16歲為接種年齡下限,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因應最新臨H研究於上周一公布,擴大BioNTech緊急使用年齡至12至15歲。BioNTech向2260名12至15歲少年做的臨H研究,1131人打疫苗,常見副作用包括針口痛、疲倦、肌肉痛、發燒等。至於有效性研究中,978名接種安慰劑的少年有16人染疫;1005名疫苗接種者無人染疫,即100%有效。

明報記者

(疫情第四波)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

更多要聞
2月意國中招4月回港 男子上海再確診 許樹昌:或殘存病毒、酒店採樣差 暫難評
【明報專訊】本港至昨連續4日沒出現源頭不明新冠病毒本地個案,昨只有一宗來自印度的輸入個案,另一名曾於2月意大利確診男子上月尾來港檢疫及逗留數... 詳情
地盤工本地團職員 不再獲免費檢測
【明報專訊】餐飲業員工、表列處所員工、檢疫酒店職工等特定群組,如未完成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需要定期檢測。政府前晚宣布由下周一開始,建造業工... 詳情
不理勸喻無視防疫 百信眾放生祈福 佛教團體稱挑選魚種「智慧」放生 環團促立法
【明報專訊】「放生等於放死」的警告年復年發出,但每年佛誕深信可以積福的信眾繼續大灑金錢放生,昨天有過百人響應佛教青年協會的號召,在屯門蝴蝶灣... 詳情
移民掀棄龜潮 團體高峰一周收10個案
【明報專訊】除了佛誕衍生放生問題,移民潮亦觸發棄龜潮,部分人更胡亂放生。有保育團體表示,近半年曾出現一周接獲逾10宗移民棄龜個案,亦發現水塘... 詳情
田雞烏龜陳屍溪澗
【明報專訊】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指放生或是出於同情心,但最終讓動物受苦。在香港的溪澗不時會見到外來物種,例如圖中的田雞和巴西龜,牠們在非原生環...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